-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第7章第6节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作业.doc
第七章 第六节
基础夯实
1.小明和小帆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的变化关系,对于橡皮筋和小车连接的问题,小明和小帆同学分别有两种接法,你认为正确的是________(填“甲”或者“乙”)eq \x(导学号
答案:甲
解析:橡皮筋不能拴在钉子上,所以甲的接法正确。
2.下面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关系”的实验步骤,其合理顺序是________。eq \x(导学号
①将小车拉至图中C处,使AB和BC间距离大致相等,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放开小车,小车带动纸带运动,打下一系列的小点,由纸带分析求出小车通过B位置时的速度v,设第1次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W。
②做出W-v、W-v2的图象,分析图象的特点,得出结论。
③如图所示,先固定打点计时器,在长木板的两侧A处钉两个小钉,小车放在B处挂上一根橡皮筋(即图示情况),使橡皮筋处于自由长度。
④用2条、3条…同样的橡皮筋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每次实验保持橡皮筋拉伸的长度不变,用同样的方法测出v2、v3…记下2W、3W…记入表格。
答案:③①④②
3.(石家庄一中2015~2016学年高一检测)某实验小组采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小车在橡皮筋的作用下弹出后,沿木板滑行。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eq \x(导学号
(1)实验中先后用同样的橡皮筋1条、2条、3条……,合并起来挂在小车的前端进行多次实验,每次都要把小车拉到同一位置再释放小车。把第1次只挂1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1,第二次挂2条橡皮筋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为2W1,……:橡皮筋对小车做功后使小车获得的速度可由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测出。根据第四次的纸带(如图所示)求得小车获得的速度为________m/s。
(2)若根据多次测量数据画出的W-v图象如下图所示,根据图线形状,可知W与v的关系符合实际的是图( )
答案:(1)2 (2)C
解析:(1)v=eq \f(4×10-2,0.02)m/s=2m/s
(2)实验证明W∝v2,所以W-v图线应为一条抛物线,C正确。
4.如图所示,汽车已成为人们外出的重要交通工具之一,评价汽车性能的主要指标有动力性、经济性、稳定性、制动性等,其中制动性主要是指在良好的路面上,汽车迅速降低车速直到停车的距离,表中记录的是汽车以不同速率行驶时,制动后所经过的距离。eq \x(导学号
汽车速率v/(km·h-1)制动距离s/m101204401650256036请根据表中的数据,用图象分析推断克服阻力做功与汽车速率变化之间的关系。
解析:制动过程中阻力不变,设每制动1m ,克服阻力做的功为W1、则制动4m、16m、25m、36m,克服阻力做的功分别为4W1、16W1、25W1、36W1,作出W-v图象如下图所示。
可见W与v不是正比关系,猜想W与v2成正 比,作出W-v2图象如下图所示。
可见W与v2成正比。
能力提升
1.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时,先适当垫高木板,然后由静止释放小车,小车在橡皮筋弹力的作用下被弹出,沿木板滑行。小车滑行过程中带动通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记录其运动情况。观察发现纸带前面部分点迹疏密不匀,后面部分点迹比较均匀,回答下列问题:eq \x(导学号
(1)适当垫高木板是为了________。
(2)通过纸带求小车速度时,应使用纸带的________(选填“全部”“前面部分”或“后面部分”)。
(3)若实验做了n次,所用橡皮筋分别为1根、2根…n根,通过纸带求出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1、v2…vn用W表示橡皮筋对小车所做的功,作出的W-v2图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这说明W与v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平衡摩擦力 (2)后面部分 (3)W与速度v的平方成正比
解析:(1)为使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等于合力对小车做的功,需利用小车重力沿木板方向的分力平衡摩擦力。
(2)实验中需要求橡皮筋做功后小车获得的速度,所以应用纸带的后面部分。
(3)“过原点的直线”意味着纵横坐标轴对应的两个量成正比关系。
2.(河北成安一中、永年二中、临漳一中2014~201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在做“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时,小车的质量为m,使用橡皮筋6根,每次增加一根,实验中W、v、v2的数据已填在下面表格中。eq \x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太阳与行星间的引力课件(21张).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宇宙航行作业.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宇宙航行学案.doc
- 中小学及幼稚(儿)园教职员工支领各项给付徵免所得税一览表.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宇宙航行课件(28张).pptx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宇宙航行课件(37张).ppt
- 中山大学2017学年度本科交换生信息-中山大学教务处.doc
-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实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作业.docx
- 中小桥涵设计.doc
-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采购三维妇科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深圳政府采购.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