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4.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x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4.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2017学年人教版必修24.11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学案.docx

学案14 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课标要求] 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 1.恢复国民经济(1949~1952年) (1)背景:由于帝国主义的长期掠夺和____________的肆意搜刮,加上多年战争破坏,国民经济全面崩溃。 (2)表现:到________年,工农业生产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3)意义:为国家开展________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 2.实施“一五”计划(1953~1957年) 背景措施结果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落后的______优先发展______,先后建成鞍钢、长春一汽、沈阳机床厂等企业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______________奠定了初步基础3.完成三大改造(1953~1956年) (1)过程 ①农业:组织农民参加____________________,走集体化道路。 ②手工业:手工业者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资本主义工商业:掀起____________________的??潮。 (2)意义:标志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重点精讲] 1.“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其原因是什么? (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2)原因 ①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 ②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 ③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 ④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 2.三大改造的实质和意义 (1)实质: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2)意义 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②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③建立起社会主义经济体系,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深度点拨] “一化”和“三改”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社会主义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是进行三大改造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改造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 [深化探究] 探究点一 “一五”计划 材料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思考 (1)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指导方针? (2)“一五”计划取得重大成功的主要经验是什么? 探究点二 对三大改造的理解与认识 材料 自20世纪80年代至今,关于社会主义改造的评价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看法主要有三种:充分肯定;基本否定;在基本肯定的基础上对失误进行足够的估计。 思考 你赞同哪一种观点?依据史实说明理由。 二、探索与失误 1.成功探索 (1)中共八大(1956年) ①国内主要矛盾: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________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②当前主要任务: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________。 (2)经济调整(1962~1965年) ①目的:纠正______工作中“左”的错误。 ②方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成效:经济逐步得到恢复和发展,并在一些领域取得重大成就。 2.探索失误 (1)内容 总路线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________地建设社会主义”。“大跃进”大办工业和农业;工业生产制定出赶超__________的高指标;农业上出现了主观臆断的口号。人民公社化运动一切财产由______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大办公共食堂,吃饭不要钱。(2)影响 ①违背了经济发展的__________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 ②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__________。 [重点精讲] 1.1958年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各自特征 (1)1958年总路线:20世纪50年代中国“大跃进”运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指导思想。其特征是多快好省,忽视客观经济规律,忽视基本国情。 (2)“大跃进”:其核心是大炼钢铁,主要特点是片面追求工农业生产和建设的高速度。 (3)人民公社化运动:主要特点是“一大二公”。所谓“大”,就是公社的规模大,所谓“公”,就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