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作业.doc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作业.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四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作业.doc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四 2.1 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 作业 一、选择题 1.(2013·金华高二检测)孔子看到鲁国季氏用了天子的乐舞,便愤然谴责道:“是可忍,孰不可忍!”这则材料反映出孔子的思想之一是 (  ) A.仁者爱人         B.忠恕之道 C.克己复礼 D.中庸之道 2.孔子周游列国宣扬自己的主张,结果不断碰壁,主要原因是 (  ) A.“仁”的主张太柔弱,不适应当时战争的需要 B.维护周礼的政治理想不符合新兴地主阶级的需要 C.当时社会紧张,没有处理好与各国国君的关系 D.兴办私学触犯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 3.孔子“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  )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主张的思想基础 4.《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该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体现了孔子“仁者爱人”的思想 ③表明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④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论语·雍也第六》载:“子曰:‘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这段记载反映了孔子教育的基本思想是 (  ) A.启发诱导 B.循序渐进 C.因材施教 D.有教无类 6.(2013·泰兴高二检测)阅读下列四幅图片,可以获取的信息主要有 (  ) ①孔子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 ②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政治家 ③孔子对中国教育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④孔子提出了“仁政”的主张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①②③④ 7.有人说:“要研究中国古代思想史,不能不研究孔子。”其主要依据是 (  ) A.孔子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的风气 B.儒家思想一直被古代统治者奉为正统思想 C.儒家思想成为历代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D.儒家思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居主流地位 8.文化就像一张名片,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文化,就会被蒸发掉,或者湮没于世界之中。在《中国焦点2006》评出的十大最能代表中国的文化形象符号中位于第一的是孔子,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孔子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有现实意义 B.孔子被尊为圣人,受到后世的敬仰 C.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学思结合的教育思想和方法深深影响了后世教育 D.其文化品格对中国的文化具有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二、非选择题 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克己复礼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论语》 材料二 孔子在两晋时被奉为“先师”;南北朝时被称为“文圣尼父”;唐玄宗则将其追谥为“文宣王”;宋真宗封孔子为“至圣文宣王”;元成宗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清代孔子被称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 材料三 苏格拉底(公元前470-前399年)与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年),分别是西方和东方历史上最早以私人身份从事讲学的教育家、思想家,两人都被誉为“人类的导师”。孔子还曾被称为“圣人”。 (1)根据材料一指出孔子的主要政治观点是什么。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回答,历代封建统治者为什么都尊崇孔子,并不断抬高孔子的地位。 (3)根据材料三说明孔子的世界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解析 1.【解析】选C。孔子主张的“礼”是以严格的等级制为基础的周礼,鲁国季氏采用天子的乐舞明显违背了周礼。 2.【解析】选B。新兴地主阶级希望打破等级制度,掌握政权,孔子恢复周礼的主张明显不符合他们的政治需要。 3.【解析】选B。孔子“仁”的主张在政治上表现为爱民,反对激化社会矛盾的暴政统治。 4.【解析】选D。由材料中“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可判断出,孔子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①表述不正确,其他均与材料相符。 5.【解析】选C。依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对什么层次的人就用什么样的教育方式,即因材施教。 6.【解析】选A。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注意运用排除法,④中的“仁政”不是孔子的主张。 7.【解析】选D。题干强调从思想文化发展史的角度研究孔子。开创私学是教育范畴,A不符;儒家思想在汉朝以后才成为封建正统思想,B错误;儒家思想并未强调社会改革,C也有误。 8.【解析】选D。A是孔子思想的一个方面,B较为笼统,C属于教育,都不能成为中国文化的象征,D比较全面地概括了孔子思想的重要地位。 9.【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第(1)(2)题分别考查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oxiaoj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