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一:9.4戊戌政变学案.doc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一:9.4 戊戌政变 学案
[课程标准] 知道戊戌变法失败的基本史实,探讨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一、新旧势力的交锋与戊戌政变
1.新旧势力的交锋
(1)旧势力:①攻击保国会,成立“非保国会”与之对抗。②慈禧太后发布三道谕旨,孤立光绪帝,破坏变法。③制造舆论,毁谤康有为。④对新政上谕,顽固派官员公然抵制,有令不行。
(2)新势力:①光绪帝招揽和擢用新人。②惩办打击抵制和破坏新政的顽固守旧官员。
2.戊戌政变
(1)导火线:袁世凯向荣禄告密,出卖维新派。
(2)政变:①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宣布“临朝听政”,囚禁光绪帝、逮捕维新派。②“戊戌六君子”在北京遇害。③新政宣告失败。
[重点精讲]
维新派在形势危急之际拉拢袁世凯,游说西方列强以寻求支持,这说明了什么?
(1)首先反映了维新派自身力量薄弱,而封建顽固势力强大。
(2)反映了维新派并未认清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情,所以导致对袁世凯的盲目信任和对西方列强对华态度的错误判断。
(3)反映了维新派未能认识到群众力量的强大,不敢发动群众,缺乏群众基础。从根本上说,维新派挽救危机的做法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体现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及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
[深度点拨]
戊戌变法的发生是必然的,这主要取决于守旧势力对自身根本利益的维护。戊戌变法的实质是一场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主要目的是通过变法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这是封建地主势力的代表慈禧太后所无法容忍的。另外,戊戌变法的过程同时夹杂着帝党和后党之间的权力争夺。因此,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绝对不会允许以光绪帝为代表的帝党在改革中势力膨胀。因此,戊戌政变的爆发是不可避免的。
深化探究
探究点1 新旧势力的交锋
材料 由于维新变法触动了很多人的利益,社会上反对势力很大。例如废除八股文,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文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他们自然群起而反对。湖南有个名叫曾廉的举人,甚至上书请求处死康有为和梁启超;一些衙门裁撤后,大批丢了乌纱帽的官员,极端仇视新政,他们或造谣惑众,或上书恫吓,使得京师谣言四起;令旗人自谋生计,更引起不少旗人的强烈不满。这些从中央到地方的反对势力聚集在一起,形成了后来慈禧太后发动政变的重要社会基础。
思考
(1)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2)社会上反对变法的势力很大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根据材料概括具体表现。
答案 (1)维新变法遭到顽固势力的反对和阻挠。
(2)主要原因是变法法令触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具体表现:①废八股,使大批读书人通过八股考取功名、升官发财的梦想破灭。②一些衙门裁撤后,使大批官员丢了乌纱帽。③令旗人自谋生计,引起旗人的强烈不满。
探究点2 戊戌政变
材料 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
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改?!”一个苍老的声音,幽幽的,却也带点犹豫……“杀!!”。
君臣应对 横刀向天笑
思考
(1)为何说“那是一个风云激荡的世纪”?“那个多事之秋”中的“多事”主要指什么?
(2)“几个读书人”代表哪个阶层利益?为何提出要“变”,主要主张有哪些?
答案 (1)①发展资本主义成为一种世界潮流;而中国却面临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中国进行不断探索与抗争。
②“多事”主要指围绕“百日维新”展开的一系列事件。
(2)①中国民族资产阶级中的改良派。
②救亡图存、富国强兵。
③设议院、开国会、定宪法、实行改革。
二、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1.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维新派力量弱小,顽固势力强大。
(2)主观原因:维新派依靠无实权的皇帝,忽视了宣传、发动下层民众。
2.历史意义
(1)它是一场政治改革运动。以实现资本主义君主立宪为总目标,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
(2)它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启发和张扬了国人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思想。
(3)它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促进了国人的思想解放,在意识形态方面起了破旧立新的作用。
3.经验教训
(1)资产阶级改良道路在中国走不通。
(2)为运用暴力手段推翻清王朝的革命斗争,提供了历史根据。
(3)中国近代化道路曲折漫长。
[重点精讲]
维新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由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产生发展起来的民族资本主义及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他们依靠无实权的封建君主来进行改革,对封建势力采取了妥协的态度,试图在不彻底推翻封建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社会改良,最终在强大的封建顽固势力的反击下失败。
[历史认识]
从日本明治维新与中国戊戌变法的不同结局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要有高水平的领导集团。
(2)要掌握领导改革的实权。
(3)要重视教育改革和人才培养。
(4)要乐于接受和消化外来先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2.1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课件(共27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2.2西方古典哲学的代表柏拉图课件(共23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3.2美国国父华盛顿课件(共24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3.3一代雄狮拿破仑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4.2圣雄甘地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4.2圣雄甘地课件(共28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4.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作业.doc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4.3新土耳其的缔造者凯末尔课件(共20张).ppt
- 2015-2016学年人教版选修46.3中国地质力学的奠基人李四光作业.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