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路分析第二章选编
电路分析基础第二章 电子技术系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 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4 支路电流法 2.5 结点电压法 2.6 叠加定理 2.7 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2.8 受控电源电路的分析 2.9 非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 2.1.1 电阻的串联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特点: (1)各电阻一个接一个地顺序相连; 两电阻串联时的分压公式 R =R1+R2 (3)等效电阻等于各电阻之和 (4)串联电阻上电压的分配与电阻成正比。 (2)各电阻中通过同一电流; 应用: 降压、限流、调节电压等。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两电阻并联时的分流公式 (3)等效电阻的倒数等于各电阻倒数之和 (4)并联电阻上电流的分配与电阻成反比。 特点: (1)各电阻连接在两个公共的结点之间; (2)各电阻两端的电压相同; 应用: 分流、调节电流等。 2.1.1 电阻的并联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一般负载都是并联运用的。并联的负载越多(负载增加), 则总电阻越小, 电路中的总电流和总功率也就越大。 阻值相差很大的两个电阻串联,小电阻的分压作用常可忽略不计;如果是并联,则大电阻的分流作用常可忽略不计。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思考:通常电灯开的越多,总负载电阻越大还是越小? 例:试估算图示电路中的电流。 解: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2.1.3电阻混联电路的计算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解: 例1:计算图示电路中a、b间的等效电阻Rab。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例2:图示为利用变阻器调节负载电阻RL两端电压的分压电路。RL= 50 ,U = 220 V。中间环节是变阻器,其规格是 100 、3 A。今把它平分为四段,在图上用a, b, c, d, e 点标出。求滑动点分别在 a, c, d, e 四点时, 负载和变阻器各段所通过的电流及负载电压,并就流过变阻器的电流与其额定电流比较说明使用时的安全问题。 解: UL = 0 V IL = 0 A (1) 在 a 点: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解: (2)在 c 点: 等效电阻 R 为Rca与RL并联, 再与 Rec串联,即 注意,这时滑动触点虽在变阻器的中点,但是输出电压不等于电源电压的一半,而是 73.5 V。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注意:因 Ied = 4 A 3A, ed 段有被烧毁 的可能。 解: (3)在 d 点: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解: (4) 在 e 点: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2 电阻星形联结与三角形联结的等效变换 Y- 等效变换 电阻Y形联结 电阻形联结 c c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 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1 电压源模型 电压源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U = E – IR0 若 R0 = 0,为理想电压源 U E。 UO=E 电压源的外特性 电压源是由电动势 E和内阻R0串联组成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若 R0 RL ,U E ,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压源。 理想电压源 O 电压源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1 电压源模型 理想电压源(恒压源) (2) 输出电压是一定值,恒等于电动势。 对直流电压,有 U E。 (3) 恒压源中的电流由外电路决定。 特点: (1) 内阻R0 = 0。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1 电压源模型 例:设图中 E = 10 V,接上RL 后,求当RL =1 、 RL= 10 时恒压源对外输出电流。 解:当 RL= 1 时, U = 10 V, I = 10A 当 RL= 10 时, U = 10 V,I = 1A 因此:电压恒定, 电流随负载变化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2 电流源模型 U0=ISR0 电流源的外特性 理想电流源 IS 电流源是由电流 IS 和内阻 R0 并联组成的电源的电路模型。 由上图电路可得: 若 R0 = , 为理想电流源 I IS 若 R0 RL ,I IS ,可近似认为是理想电流源。 电流源 电流源模型 第2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教研室 2.3.2 电流源模型 理想电流源(恒流源)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究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 .docx VIP
- 一(上)数学必考:100道看图列式+应用题.pdf VIP
- 贵州财经大学 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A卷 2017年考研专业课真题.pdf VIP
- 【家庭养育环境评价探析的国内外文献综述3000字】.doc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7 逻辑电路设计(选学) 课件.pptx VIP
- 【GB_T51455-2023】 城镇燃气输配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ocx VIP
- 新项目方法验证能力确认报告(固定污染源排放烟气黑度的测定 林格曼烟气黑度图法HJT 398-2007)展示版.pdf VIP
- 县级干部党校培训个人总结.docx VIP
- 《黑白装饰画课件》教学课件.pptx VIP
- 苏教版(2019) 选择性必修1 课时3 两种组合逻辑门——与非门、或非门 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