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生命至上肩负职责拒绝违章指挥(兴阜煤矿2012.8)选编
生命至上 肩负职责 拒绝违章指挥 ;课 程 内 容;你真把“安全”当“第一”了吗?;真正的安全隐患在哪里? 到目前为止,个别同志仍然认为“三违”是正常的,死亡事故在煤矿行业不可避免的,这是一种对自己、对企业、对管理没有信心,对人的生命及不负责的思想。有了这种思想的人,就会导致对安全管理原则言行不一。这种人身上散发出来安全失败主义的臭味,熏害着身边的员工,熏害着企业的安全文化,消弱了管理的权威性。在安全工作上的任何消极思想,都是事故发生的导火索。 ------------------------------ 人们脑袋里的隐患不除,尤其是领导干部的脑子里的隐患不除,现场隐患将无根绝之时,建设本质安全矿井也将是一句空话。 ——山东××煤矿;1,创平安矿区 树安全形象 .; 中新社莫斯科十一月二十三日电 (记者 田冰) 俄罗斯联邦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政府总理普京二十三日分别向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发去慰问电,就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的“一一·二一”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表示慰问。 克里姆林宫新闻局报道说,梅德韦杰夫总统对胡锦涛主席,并通过胡锦涛主席对黑龙江龙媒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矿难中的遇难者家属和亲人表示诚挚慰问,并祝愿所有伤员早日康复。 俄政府新闻局报道说,普京总理在慰问电中代表俄罗斯政府并以个人名义,向友好的中国政府和人民表示深切同情,对遇难者家庭表示深切慰问,并祝愿伤员早日康复。 ; 2009年11月21日,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爆炸事故,造成108人死亡。 ; 2009年特别重大事故: 2009年2月22日,山西西山煤电集团屯兰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造成78人死亡。;思考?你安全吗?; 2009年11月21日2时30分,黑龙江省龙煤集团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经初步分析,该事故主要是由于113队施工作业面距离地面约500米深的探煤道发生煤与瓦斯突出,引起瓦斯爆炸,波及井下作业采掘工作面28个,当时井下共有作业人员528名。截止至23日,遇难人员上升至104人,目前仍有4人被困井下。?? 矿难发生之后,各部门展开了全面的调查、救援工作。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局长骆琳强调,要深刻吸取事故教训,举一反三,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务求在治隐患、防事故上见到实效。是不是因为这次事故大了,所以才如此重视。如果吸取教训,那么在这之前2008年鹤岗富华煤矿矿难31人遇难,同年鹤岗泰源煤矿矿难13人遇难,2002年鹤岗鼎盛煤矿矿难44人遇难。2005年同是黑龙江省,七台河矿难中171人遇难,这些又要如何解释。在悼念遇难者的同时,我们都会对矿难的成因加以分析、反思和批判。然而在这之后,却丝毫未见矿难有止步的迹象。制度规范的缺失,监督力度的不够,强大利益的驱动等在无形中酝酿着灾难。; 首先是制度规范问题。当然,制度的规范还是有的,但问题就在于它只挂在墙上、写在条文里,对于应该记住并时刻照章执行的人来说,只是一个名存实亡的符号。早在2006年,国家安监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就曾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规范企业劳动定员管理的若干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国有重点煤矿原则上每个采区同时作业的采、掘人员每小班不得超过100人。新兴煤矿已有90多年的开采历史,如今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120万吨,核定能力145万吨,该媒矿当然算是国有重点媒矿,缘何在一个采区同时安排了多达528个矿工作业??? 其次是监管力度不够。一个矿工,在他工作的矿井里因事故而失去生命,首当其冲的,当然是政府安全监管责任的失败。还有矿厂方面,在瓦斯爆炸两小时前部分采掘面已呈烟雾弥漫,那么井下有瓦斯安检员值班,有完善的瓦斯浓度自动报警系统,为什么没有向矿值班室报警。莫非瓦斯安检员碰巧在打盹,还是瓦斯浓度自动报警系统失灵?; 反观英国,19世纪60年代,英国每年每200名煤矿矿工中有1人死亡;20世纪初,每600人中有1人死亡;20世纪50年代,每1000人中有1人死亡。2002年至2005年死亡人数均为零。这当然是其严密监管的结果。英国的全国煤矿委员会制定了完整的“巡视员”制度。每个煤矿都有一名政府安全巡视员对安全法规的落实等进行监管。一旦巡视员认为某一煤矿有潜在的安全问题,或对矿区的环境造成危害,他们有权勒令煤矿停业整顿。?? 此外还有利益问题。矿工的上下领导,他们的奖金乃至福利无不和产量挂钩。制度催生的无非就是口头上的“安全第一”实际上的“产量第一”。在安全与产量的对弈中,矿工年轻的生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