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刚构桥施工方案
见龙洞路立交钢构桥专项施工方案 PAGE \* MERGEFORMAT 50 见龙洞路立交钢构桥专项施工方案 PAGE \* MERGEFORMAT 0 中铁二十一局白龙指挥部第四项目部 见龙洞路立交刚构桥专项施工方案 1.编制依据及编制范围 1.1编制依据 (1)国家、铁道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政策、法规和条例、规定; (2)国家、铁道部颁布的现行相关设计规范,施工技术规范,各种试验(检验)、检测标准(规程)和验标; (3)已到位施工图、相关配套图纸及相关设计文件、现场调查相关资料。 (4)贵阳市见龙洞路与贵阳市域快铁交叉工程《见龙洞路立交刚构桥设计图》 (5)钻(挖)孔灌注桩(200kg/h及以上)客运专线铁路 (6)铁路综合接地系统通用参考图(通号(2009)9301) (7)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 (8)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J1155—2011) (9)铁路桥涵设计基本规范(TB10002.1-2005) (10)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4-2005) (1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 (12)铁路桥涵混凝土和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TB10002.4-2005) (1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 (JTC B01-2003) (14)公路线路设计规范 (JTC D20-2006) (1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 (JTC D60-2004) (16)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 (JTC D62-2004) (17)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 (JTC/T F50-2001) (18)《贵阳市见龙洞路与贵阳市域快铁交叉工程见龙洞路交叉方案设计》 1.2编制范围 本刚构桥位于东北环线上,施工里程为DI3K31+005~+122,为东北环线下穿见龙洞路而设,全长117米。 2.工程概况及工程特点 2.1工程概况 白云至龙里北铁路工程站前I标钢构桥工程,起点里程为DI3K31+005,终点里程为DI3K31+122总长117米,右侧临近甘庄村,左侧临近东出口高速。刚构桥采用眀挖现浇施工,边坡采用挂网喷砼临时防护。DI3K31+053~+122段采用眀挖基础,眀挖基础基底至于白云岩、灰岩W2层上,要求地基承载力必须大于或等于0.7Mpa;DI3K31+005~+053段采用桩基,桩基按柱桩设计,除桩底标高满足设计要求外,还应保证桩底最小嵌入白云岩、灰岩W2深度不小于2m,本桥眀挖基础顶面设φ16@10cm钢筋网,基底设φ25@10cm钢筋网。 2.2工程特点 2.2.1设计标准高 本刚构桥线路为山区铁路,为客运专线,要求轨道必须具备高平顺性、高可靠性和高稳定性。 2.2.2立交工程 本刚构桥总长117米,下穿龙洞路,铁路线与见龙洞路斜交。 2.2.3施工干扰大 本刚构桥与见龙洞路构成立体交通体系,见龙洞路车流量大,施工干扰大。 3.建设项目所在地区特征 3.1地形、地貌及工程地质 见龙洞路立交钢构桥,下穿见龙洞路,临近甘庄村。基岩为三叠系下统(T/1g1+2/)谷脚组灰岩、泥质灰岩。各层岩土特征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Q/4ml/):褐黄色,稍湿、中密,成分为碎石、块石、角砾、黏土、混凝土等,碎石约占50%~70%,粒径5~20cm,黏土约占50%,块石含量约10%,块径20~50cm,个别更大,余为黏土及混凝土,碎块石石质多为灰岩,骨架间充填黏土及角砾。主要为机场高速公路段路堤,段内线路左侧20~80m范围内均有分布,一般厚0~8m不等,最厚可达15m。 2、红黏土(Q/4dl+el/):褐黄、棕黄色,硬塑状,粘性一般,含5%~20%灰岩质角砾,零星分布于段内斜坡表面,层薄一般0~2m,局部稍厚,局部具弱膨胀性。 3、灰岩、泥质灰岩(T/1g1+2/):灰白色夹灰黄、褐黄色。薄至厚层状构造,隐晶质结构,岩质坚硬性脆,节理裂隙较发育,裂隙面呈铁锈色,岩芯较破碎,多呈碎块状、角砾状及砂状,局部稍完整呈柱状、短柱状,一般岩芯溶蚀较轻,局部强烈。岩层风化作用较弱,局部呈强风化层。 3.2水文地质 地表水主要为河水及雨季坡面流水,河水常年流水,雨季较发育。 地下水以岩溶裂隙水和管道水为主,第四系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