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按考点分类——专题十八、地方.doc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按考点分类——专题十八、地方.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全国各地中考历史试卷按考点分类——专题十八、地方

十八、地方 一、选择题 ◆(2011·嘉兴)9、寻访古迹、实地考察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古城西安是中国历史的一位特殊“见证者”,它见证了( ) [1]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 [2]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签订 [3]光绪年间的“公车上书” [4]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兵谏” A.[1][2] B.[3][4] C.[1][4] D.[2][3] ◆(2011·天水)4.2010年2月11日,南京获得了第二届青年奥运会的举办权,为迎接青奥会,某学校举办了与南京历史相关的图片展。下列对有关图片的解释最准确的是C ◆(2011·巴彦淖尔市)8.南京是历史名城。下列历史事件没发生在南京的是 A.《南京条约》签订 B.中华民国成立 C.南京国民政府覆灭 D.九·一八事变爆发 二、非选择题 ◆(2011·烟台)26.追根溯源,判断正误:(将你认为正确的题目在括号内打ⅴ,错误的打ⅹ)(4分) (1)今天的山东素有“孔孟礼仪之乡”的美誉,儒家思想的长期熏陶是这一美誉得来的重要原因之一。 ( ) (2)今天的四川有“天府之国”的美称,主要得益于李冰修建的防洪灌溉工程都江堰。( ) (3)今天的江浙一带被称为“鱼米之乡”, 著名的人类遗址是半坡遗址证实了早在七千年前这里就大量种植水稻。 ( ) (4)今天的人们因景德镇而知江西,因为早在宋代这里就开始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 ( ) 26.(1)ⅴ(2)ⅴ(3)ⅹ(4)ⅴ (4分) ◆(2011·福州)(12分)福州在中国近代史上担当了重大责任,值得历史铭记的名人先贤为数众多。我们发起“追寻近代福州名人足迹”历史征集令,请你结合表2对所征集的名人按照专题进行 筛选整理,并回答下列问题。 近代福州名人林则徐(1785-1850)沈葆桢(1820-1879)黄乃裳(1849-1924)严 复(1854-1921)林 旭(1875-1898)林觉民(1887-1911) 【民族抗争篇】 (1)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人选理由:他领导禁烟运动,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 【启蒙探索篇】 人物:严复 (2)人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百年辛亥篇】 (3)人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4)入选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读史明理篇】 (5)作为现代福州人,你从他们身上学到哪些精神?(2分) (1)林则徐(2分) (2)译著《天演论》,是近代著名的启蒙思想家。(3分) (3)林觉民(2分) (4)入选理由:同盟会成员,参加广州起义,是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3分) (5)爱国主义精神;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善于学习先进文化。(2分。答案符合题意,言之有理,体现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即可) ◆(2011·吉林)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4分) ⑴中朝并肩 保家卫国—— ⑵消灭地主 农民翻身—— ⑶“浮夸”、“共产”严重失误—— ⑷“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 ⑴中朝并肩 保家卫国——抗美援朝战争 ⑵消灭地主 农民翻身——土地改革的完成 ⑶“浮夸”、“共产”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⑷“一国两制” 成功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2011·莱芜)(13分)“海纳百川”是上海的精神,中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交流,创造了辉煌的“海派文化”。今天,上海是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在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地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自今以后,大皇帝恩准英国人民带同所属家眷,寄居大清沿海之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等五处港口,贸易通商无碍。” (1)上文出自哪一条约?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材料二 下列图片记录了上海文化与经济生活的变迁 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 1912年12月荣氏兄弟在上海创办的福新面粉公司 (2)材料二中,左图反映了近代上海文化生活的发展。在当时,报纸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在上海创办的近代中国历史最长的出版机构是什么?(3分) (3)材料二中,右图反映了近代先进的中国人寻找

文档评论(0)

junjun3747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