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圆明园讲解词
PAGE PAGE 10 万园之园——圆明园 圆明园园史讲解提要 圆明园位于北京西郊,座落在海淀挂甲屯以北,南距畅春园里许。由圆明园、长春园、绮春园(后改万春园)组成。三园紧相毗连,统称圆明园。共占地350公顷,即5200余亩。比颐和园的全部陆地和水面面积还要大近千亩。它是清代康熙末叶起历经150余年,所建造的一座大型皇家宫苑,雍正、乾隆、嘉庆、道光、咸丰五代皇帝,每年大部分时间居住在圆明园优游享乐,并在此举行朝会,处理政事。它实际上是当时除故宫之外的又一个政治中心,被特称为“御园” 圆明园的历史背景 清王朝入关定都北京之初,来自关外的满洲统治者很不习惯于北京的炎夏气候,曾有择地另建避暑宫城的拟议。但开国之际,百废待兴,这种愿望一时难以实现。康熙初年,北京大内遭火灾后重修,为了防火、也可能为了防范宫廷暴乱而将各宫院之间以高墙隔绝开,形成许多封闭的院落,很不适合于居住。康熙帝玄烨早就打算选择一处清静空旷的环境另建“避喧听政”长期居住的地方。只是当时南方尚在用兵,政府财力不足。待到康熙中叶三藩叛乱平定、全国统一。明末以来大动乱之后出现一个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有所发展,政府财力也比较充裕,于是玄烨立即着手在北京的西北郊修建清代的第一座离宫型皇家园林——畅春园。 北京西北郊泉水充沛,有西湖、玉泉山、西山诸名胜,优美的风景很富于江南情调。在明代已经就是私家园林荟萃之区,海淀以北的丹棱便一带尤为集中,著名的勺园和清华园就在这里。清华园是明代皇亲李伟的私园,面积约一千一二百亩-,位于今北京大学的西南、京颐公路西侧。畅春园即利用清华园旧址的十分之七,大约在康熙二十九年(1690)建成。玄烨每年的大部分时间都居住在这里。从此以后,清代帝王园居遂成惯例。 圆明园始建于清朝康熙46年,即公元1707年。最初是康熙给皇四子胤祯(即雍正)的赐园,范围略小于后来的圆明园。雍正即位后,在园的南部增建正大光明、勤政殿,以及内阁、六部、军机处诸值房。乾隆在位60年,对圆明园岁岁营构,日日修华,浚水移石,费银千万,他除了对圆明园继续进行局部增建、改建之外,并在其紧东临新建了长春园,东南邻并入了绮春园(原为王公私园)。至乾隆35年即1770年,圆明三园的格局基本形成。嘉庆时,主要对绮春园进行修缮和扩建,使之成为主要园居场所之一。至道光时,国事日衰,财力不足,但他宁撤万寿、香山、玉泉“三山”的陈设,罢热河避暑山庄与木兰狩猎,仍不放弃圆明三园的改建和修饰。 圆明园是我国劳动人民创建的一处规模极为宏伟、景色无比秀丽的大型园林。它盛时有知名景群一百几十处,集殿堂、楼阁、馆斋、轩榭、亭台、廊庑等,总建筑面积二十万平方米,比故宫的全部建筑面积还多五万平方米。其中不仅移植江南和北方的众多名园胜境,继承和发展了我国的优秀造园艺术,并且还成功地引进了一区殴式建筑,即“西洋楼”,是当时最为出色的一座皇家园林。乾隆说它是“实天宝地灵之区,帝王豫游之地,无与逾此”。而且它在世界园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盛名传至欧洲,被誉为“万园之园”和“东方凡尔赛宫”。法国大文豪雨果于一八六一年对圆明园有这样的评价,他说“你只管去想象那是一座令人心想神往的、如同月宫城堡一样的建筑。是一个令人叹为观止的无与伦比的杰作。人们常常这样说:希腊有帕特农神殿,埃及有金字塔,罗马有斗兽场,东方有夏宫(即圆明园)。 圆明园的盛时情况和造园艺术介绍 (一)清帝御园: (1)宫庭区:圆明园盛时,皇帝每年自正月初十前后,就从故宫移到圆明园,除了外出巡游,坛庙祭祀,回宫庆典、经筵、斋居之外,常年在园内居住、理政,直到冬至节前数日才迁回紫禁城去过冬、过年。正因为圆明园的这种宫苑结合、以苑代宫的特殊功能,决定了它的基本格局:前宫后苑,以苑为主。 圆明园的宫廷区,取中轴对称、比较规整的布局,主要由大宫门、出入贤良门即二宫门、东西朝房、正大光明殿、勤政殿等,构成宫廷区的“前朝”。而前湖北岸的九州清晏一组大建筑群,则是帝后妃嫔居住的地方,相当于宫廷区的“内寝”。 正大光明殿,七间,卷棚歇山,为御园正衙,是皇帝上朝的地方。每年正月十五,清帝在此赐宴外藩和各国陪臣。皇帝生日、赐宴凯旋将士等也在此殿。乾隆58年,英国来华使臣马戛尔尼,向清帝赐奉的天文仪器、座钟等八件贡品,就安设在正大光明殿里。而在1860年,英法联军劫掠、烧毁圆明园时,他们的临时指挥部也曾两度设在正大光明殿。当时,据目击者英国随军牧师麦卡吉说,正大光明殿和周围建筑,当时因有军队驻扎,所以到第二天下午仍屹然存在。下午三时,当侵略军整队开回北京时,乃发布命令,把正大光明殿点起熊熊烈火,“园门和那些小屋,一个不留,一间不留,”统统被付之一炬)。正大明殿,真乃是圆明园兴衰荣辱的历史见证者! 勤政亲贤一景。仅邻正大光明之东。主殿叫勤政殿,是皇帝批阅奏章,召见臣工,处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