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多水平模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多水平模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多水平模型-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doc

PAGE  PAGE 36 课题名称: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课题批准号:EFA080293 课题类别: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 课题资助经费:1万元 学科分类:教育经济与管理 课题鉴定时间:2010年12月 课题负责人:薛海平 首都师范大学 主要成员:胡咏梅、丁延庆、陈正华、蔡春、王飞、郭俞宏 研究总报告 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多水平模型分析 一、序言 随着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的基本普及,质量提升已经成为农村义务教育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需要完成的新任务和需要解决的新课题。影响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因素有很多,但人们普遍认为教师是教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顾明远,1997)。因此,我国各级政府近年来采取了许多措施来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然???,提高教师素质的措施是否能达到政策的预期效果?教师的哪些素质是真正影响教育质量的?从哪些方面着手改善教师队伍素质才能更为有效?要回答这些重要的问题就需要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 二、摘要 本文利用中国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2007年开展的“中国农村义务教育状况调查”数据,采用教育基尼系数、多水平模型等统计方法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教育质量和教师素质的统计描述和基尼系数分析结果显示:义务教育阶段城乡、地区和校际间的数学教育质量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资源配置也非常不均衡。教育生产函数多水平模型分析表明:以教师资源为核心的学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区和校际间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的差异;以教师初始学历、教师职称、教师培训、教师教龄等指标衡量的学校教师素质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教师人事分权制度对农村中小学数学教育质量有显著正影响。基于上述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提升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提高农村义务教育质量:在教师资格审查过程中,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初始学历标准;加强对农村中小学教师的业务培训力度;加大城镇高级职称教师去农村小学支教力度;实行教师人事管理分权制度,赋予农村中小学校长一定的教师人事自主权。 三、研究报告主体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提高教师素质和教育质量是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在新的社会历史发展时期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这方面的实证研究非常薄弱。因此,本课题对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在当前便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理论意义:在全球范围内,教育生产函数研究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重要领域,但迄今为止,国内学者对这一重要领域的研究非常少见。本研究从教育生产函数视角出发探讨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将是对我国教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丰富和发展。 实际意义: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要求重点提高农村教师素质和推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本研究成果能够促进我国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提升,同时对于缩小城乡义务教育质量差距,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为各级政府制定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素质和农村义务教育质量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依据。 (二)核心概念界定 教育质量:教育水平高低和效果优劣的程度,最终体现在培养对象的质量上,衡量的标准是教育目的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目标(顾明远,1998)。根据已有研究,本研究用学生的标准化考试成绩作为教育质量的测量指标。 教师素质: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学生身心发展具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各种生理和心理品质(林崇德等,1999)。根据已有研究,本研究主要用教师教龄、教师学历水平、教师资格类型、教师培训的层次和强度等作为教师素质的测量指标。 (三)研究假设 根据已有研究结论,本课题主要设立以下研究假设,在控制其它因素情况下: (1)教师学历水平与教育质量具有正相关性,教师学历水平越高,其教育质量也越高; (2)教师教龄与教育质量具有正相关性,教师教龄越长,其教育质量也越高; (3)教师职称与教育质量具有正相关性,教师职称越高,其教育质量也越高; (4)拥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教育质量显著高于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教育质量; (5)教师非学历培训的强度和层次均与其教育质量具有正相关性,教师接受非学历培训的强度越大,层次越高,其教育质量也越高。 (四)国外相关研究回顾 1.国外相关实证研究回顾 国外关于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关系的实证研究非常丰富,其中许多研究广泛采用了教育生产函数的分析框架。教师素质与教育质量的关系的相关研究主要集中于探讨教师工作年限、教师学历、教师资格、教师工资和教师培训五个方面的因素对教育质量的影响。绝大多数研究均以学生成绩代替教育质量。 (1)教师工作年限的影

文档评论(0)

170****053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15033021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