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二轮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二轮复习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第8讲 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 ——近代中国的觉醒与探索;一、中日甲午战争 1.背景:19世纪末,经过明治维新的日本制定了以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1894年朝鲜爆发了东学党起义;清政府寄希望于列强调停,消极备战。 2.经过 (1)1894年丰岛海战标志着战争爆发。 (2)慈禧太后和李鸿章一味避战求和,致使平壤战役、黄海大战、辽东战役和威海卫战役均告失败。(3)平壤战役中回族将领左宝贵壮烈牺牲。(4)黄海大战中邓世昌牺牲,黄海大战后,日本取得黄海海域的制海权。(5)辽东战役中,日本制造了旅顺大屠杀。 (6)1895年的威海卫战役中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马关条约》内容: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体现了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资本输出、分割世界的侵略要求) 影响:;4.战争影响: (1)对日本: (2)对中国: ;4、甲午战争的影响;二、八国联军侵华(1900-1901);?中国向各国赔偿白银4.5亿两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 ?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小结:中国是怎样一步一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4、前四次战争中国失败原因及教训: ;1.近代以来,西方列强在华势力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1)英国独霸:鸦片战争以来,英国长期处于优势地位。 (2)列强纷争:甲午中日战争以后,日本、俄国、德国、美国在华势力迅速增长,形成列强联合瓜分中国的格局。 (3)美日争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欧洲列强在华势力削弱,美日势力迅速增长,矛盾日渐加剧。 (4)美国独霸:抗日战争以后,日本战败,美国形成独霸中国的局面。 2.近代西方观察家曾将甲午中日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一国的战争”。其依据是什么? 提示:中华民族尚未觉醒,民众没有充分发动起来,清政府单纯依靠李鸿章的嫡系部队与日军作战,清政府内部矛盾重重。;快速阅读课本P50-53,找出下列时间发生了什么大事?;一、辛亥革命的历史背景;(2)过程 ①武昌起义:1911年10月,武昌起义胜利,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②建立民国: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③制定约法:1912年3月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近代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国家临时大法。 ④革命失败: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和妥协,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篡夺,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 (3)意义;性质:;考点深化拓展   热点考向,重难探究 多种史观认识辛亥革命的影响 (1)从革命史观看, (2)从现代化史观看, (3)从全球史观看, (4)从文明史观看, (5)从社会史观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阅读---思考---讨论 ;武昌起义;;(1)客观: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中外反动势力的力量异常强大。 (2)主观:资产阶级革命派的软弱性与妥协性 ①没有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资产阶级不敢正面去反对帝国主义而只是狭隘的排满情绪;也不敢从根本上去改变封建的经济基础,只满足于清帝退位。) ②没有坚强有力的革命政党。(同盟会组织涣散,它既没有一个坚强的领导核心,又缺乏斗争策略。) ③没有建立独立的革命军队。(革命派虽然领导了多次武装起义,但往往限于利用会党势力和新军力量进行斗争,而始终未建立和掌握一支自己的军队。) ④没有充分发动人民群众。(辛亥革命没有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纲领,人民群众热情丧失;由于资产阶级害怕人民,不敢放手发动群众,在中外反动势力进攻下孤立无援。);“在20世纪初期的中国,要想革命取得成功,需要具备哪些必要的条件?” ;D;3.史学家徐中约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压根儿没有影响到普通民众,这场战争几乎全是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同日本)在作战。西方观察家就精辟地将这场战争称为李鸿章一人与日本之间的战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民众根本就不关心甲午中日战争 B.李鸿章的北洋水师与淮军好大喜功 C.清政府反对李鸿章因朝鲜问题与日本交战 D.战争体现了当时中方民族国家观念的缺失 4、“传教士,恶多端,抗教斗争,起风烟。入直隶,奔津京,发展壮大,势力增。”该事件反映出(  ) A.西方侵略开始深入津京地区 B.北方民间反侵略意识增强 C.西方侵华的手段是传教愚民 D.北方受西方侵略最为严重 5.《张季子九录·文录》认为:“起而革命者,代不乏人,然不过一朝一姓之更变而已。孙中山之革命,则为国体之改革,与一朝一姓之更变迥然不同。”下列最能论证此观点的是(  ) A.辛亥革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 C.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D.辛亥革命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6、(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