触摸消逝的时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触摸消逝的时光.doc

PAGE  PAGE 5 触摸消逝的时光   繁华一去似梦杳。拥有“世界屋脊的屋脊”之称的西藏阿里,是千山之宗,万水之源,古老神秘的象雄文明便滥觞于此。   “象雄”是个古老的象雄文词汇,“象”是古代部落氏族名,“雄”即地方或山沟。据记载,象雄王国至少在3800年前开始形成,在7世纪前达到鼎盛。7世纪初,雅砻部落逐渐建立起强大的吐蕃王朝,象雄开始衰落。   长期以来,由于官方史料“寥若晨星”,公众想要探知古象雄文明风貌,时常陷入“镜中窥月而不得”的尴尬。近年来,在中科院及西藏文保专家的努力下,一批古象雄时期文物重现天日,1800年前深埋藏西的那段隐秘往事也随之浮出水面。   黄金面具:古象雄王室入殓仪式浮出水面   时下,殡仪馆里为逝者美容的事儿并不鲜见,殊不知在1800年前的西藏阿里,古象雄王国有贵族去世后竟用黄金面具覆面。   古人的入殓仪式讲究多,尤其是王侯贵族,但黄金覆面却实为罕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员仝涛说,黄金面具的基本功能是“美化逝者”。   风卷黄沙,海拔4200米的西藏阿里噶尔县门士乡迎来一批风尘仆仆的考古专家,他们俯身于苯教寺庙故如甲木寺门前的一座古墓前,寻找蛛丝马迹。   这是四年前的事了。当专家们发现黄金面具时,差点把它当成金灿灿的糖纸片随手扔掉。   据介绍,黄金面具4厘米见方,由金片压成薄片,正面由红、黑、白三色绘出面部,黑色双目大睁,鼻翼、牙齿、胡须轮廓清晰,周边均匀分布8个小圆孔,以缝缀在较软质地的材料上。   这并不是在西藏出土的首个黄金面具。据了解,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曲踏墓地也曾于2009年和2012年分别出土了1个黄金面具。   黄金面具主要分布在以象泉河上游为中心的喜马拉雅中段和西段地区。考古调查和发掘表明,从象雄时期到古格王国时期,象泉河流域一直是整个阿里地区古代文化的中心。   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副所长李林辉说,故如甲木墓地的年代在距今1800年左右,这一时段正是象雄国的强盛时期,因此墓葬主人有可能是象雄国贵族。   象雄在唐代时才开始出现在汉文文献记载中,被称为“羊同”。《唐会要》《通典》《资治通鉴》等文献记载了被吐蕃征服(公元642年)前象雄国的风土民情片段。   “记载显示酋豪死后‘假造金鼻银齿’,可能指的就是黄金面具之类的器物。”仝涛说,不同地域和时段,人们对黄金作为稀有贵重金属的认识是一致的。这一点决定了黄金面具使用者一般都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属于容易得到这些贵重用品的阶层。   李林辉分析,结合有关古代象雄的文献记载和用大量动物殉葬的现象判断,黄金面具除了美化逝者,还有一定的宗教功能,它与西藏原始宗教苯教祭祀习俗密切相关。   “历史文献中对于象雄文明之灿烂多有夸张描述,人们对这一文明还缺少实证。因此,黄金面具有望成为揭开象雄文明谜团的突破口。”李林辉说。   王侯文鸟兽纹锦:汉晋时期藏汉交往的见证   1800年前的一天,古象雄王国一位身份显赫的贵族去世。入殓仪式上,一块“王侯文鸟兽纹锦”轻裹遗体头部,随即黄金覆面。盖棺,深埋黄土。   1800年后的一天,黄沙依旧。故如甲木寺附近村民修建新的居民点时,一辆运输建材的汽车往来穿梭,突然车轮深陷黄土,古墓从此重见天日。   墓地附近的村民围在一起、议论纷纷,他们集体注目这块依然保存较好的织锦,惊得目瞪口呆。   “当地村民和寺庙僧人将残损腐败的箱式木棺抬出,拎起片片‘裹尸布’。包裹头部的锦缎绣文精美,包裹身体其他部位的绢则没有任何纹饰,但它们都被悉心保存起来了。”李林辉说。   经过考古专家一番辛苦的发掘后,除了王侯文鸟兽纹锦、黄金面具,还有大量铜器、陶器等出土。可墓主人是谁?墓主人是何身份?一连串问号在当地村民口耳相传的“裹尸布”那里找到了答案。   “木棺已腐败难辨,但在村民和僧人的协助下,我们找到了这些珍贵的丝织品。通过认定,织锦属汉晋时期,其中包裹头部的锦缎上有‘王侯’字样及形状规整、做工精美的鸟兽纹饰;包裹身体其他部位的绢类很素雅,无纹饰及字样。”李林辉说。   目前这些丝织品样本已被送往内地专业的考古实验室进行进一步认定分析,墓主人残损的骸骨也将在取样后进行性别、年龄判定。   “墓葬出土的丝织品是西藏考古发现最早的丝绸实物,经初步检视,丝绸分织锦和平纹织物两类,具有很高研究价值。”李林辉说。   据介绍,“王侯文鸟兽纹锦”带有“王侯”字样及其反字以及鸟兽纹,以往在新疆营盘墓地和吐鲁番阿斯塔纳墓地也有发现,时代为汉晋时期,这为故如甲木墓地的年代提供了考古学佐证,这一发现证明了该地区在汉晋时期处于丝绸之路的波及区域,当时青藏高原西部地区就已通过古丝绸之路与内地开展文化、商贸交流往来。   李林辉说,“王侯文鸟兽纹锦”目前在西藏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