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裸露”的神圣.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被“裸露”的神圣.doc

PAGE  PAGE 11 被“裸露”的神圣   2016年6月,巴塔耶《内在体验》的中文版面世(尉光吉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巴塔耶20世纪三四十年代艰难的心路历程,经由译者激情而连贯的表达,得以在中文世界里第一次被“裸露”出来。该书记录了一种思想即将停止之处的思想―――处于界限状态的思想,以片段形式表象体验、写作、哲学、死亡之潮涌。真正进入这本书的读者,其内在感官领域、价值结构、道德体系必然被改变,如巴塔耶所言,理想的读者“进入我的书,深陷其中,就像掉到坑里,再也出不来”。考虑到政治、技术与伦理对当下讨论的占据,这样一种“深陷于无”的思想体验在当代哲学中其实并不多见(布朗肖的作品也许提供了另一个极端情形)。从哲学史上看,巴塔耶的内在体验直接呼应黑格尔所言的对思想的体验,也就是将思想本身当成客体来体验??在思想中虚拟思想的边界以延展突破这个边界,从而裸露出被之前的哲学忽视或抗拒的某种重要的另类一致性。在巴塔耶这里,某种贯穿了迷狂、笑声与献祭的原初绽出欲,在“人之所是”这个问题中不断回返并冲击神圣与自然的诸多法则,于是精神不再满足于黑格尔构想的通向绝对知识的运动,情形反而是,如巴塔耶所言,“精神在一个让苦恼和迷狂成形的陌异世界里运动”,绝对知识将被无意义的知识所取代。   与主流神秘主义相区别,巴塔耶倾向一种突破“信仰底线”的界限体验:它通向存在者的某个尽头并与超越道德者相接通,这在该书中被称为“交流”“光与热的传递”或任何一种从生产的回路中撤出的无条件价值的流通。与超越道德者交流时的“神迷”(迷狂、绽出、荡力)实质上是一股毫不妥协的主体颠覆之力―――它弃绝了以灵魂拯救为旨归的基督教道德(教条主义的沉睡),进而将神秘/内在体验本身高举为新的道德。巴塔耶将这种矛盾的神秘主义践行为一项神圣的任务,更根本地看,正是此矛盾性构建了神圣者之为神圣,因为它不仅指向中世纪“否定神学”中颇为悖论的“祛除了上帝的神秘主义”或“无神论神学”,它更加裸露了“假定知晓上帝的主体”,也即信仰者(巴塔耶曾认真考虑过担任天主教神职)身上那无法愈合的伤口―――神圣者(给予)的伤痛。该书中巴塔耶的“现时计划”(他有理由怀疑海德格尔的“向前筹划”耽误了当下体验)正是以去除了具体宗教内容的体验形式来裸露被宗教体制化(知识化)掩盖的具有贯穿能力的神圣性。在巴塔耶这里,我们不再目睹有罪者向上帝或任何单一神的赎罪的告白,而是神学向哲学告白它的不可言明的欲望,它的难以忍受的酒神精神,它超越基督教,甚至超越任何既定宗教的那部分构成。   亲知与体验构成宗教神秘主义最核心的部分,对诸如埃克哈特大师这样的神秘主义者来说,除了神圣知识或内在于上帝、以上帝为唯一对象的知识,没有别的知识,信仰并不追问上帝以外之物,正如科学不追问宇宙外之物。如果说科学旨在以黑格尔在《小逻辑》中称之为的“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一种态度”(经验主义)来揭示自然,从而接近自然法则的偶然陌异性,神秘主义则旨在以“思想对客观性的第三种态度”(直接知识)来亲历神性实存,从而揭示神圣者的非知陌异性。由信仰而来的神圣知识(因其不可操作特征也可称为“非知”)发轫于自身性绽出过程中与神圣对象的直接切近与交流。这个过程,按基督教和佛教教义,首先要求自我的无限弃绝以穿越主体权能的幻象。埃克哈特大师曾教导:“你们应当知道,还没有谁在生命中弃绝到如此地步,即再无一物可弃绝。”弃绝越多,可弃绝之物也就越多,直到无限减缩的自我在某个关键点上达到近乎空无一物的敞开,此时神圣者方能进入:“当你在一切事务中将你自己从自己身上剔除干净,上帝才携着属于?]的东西进入你。”宗教话语中的自身性在本质上乃是作为欠缺、可朽与罪责的超我看守之下的存在(我有罪故我在),于是对自身性的弃绝/倒空成为宗教体验的前提。然而在某些激进神秘宗教派别中,神性体验超越了任何对外宣称的对既定单一神的信仰,例如17世纪被视为犹太人“弥赛亚”的沙巴蒂?泽维,在对拉比犹太教的改革运动中竟叛教改信伊斯兰,而沙巴蒂之后的两大宗派也都纷纷改信伊斯兰教和天主教,然而却暗中秘密维持原有犹太教身份。沙巴蒂宗派否认任何外在信仰的合法性―――他们坚持认为神性知识维持且仅仅维持在内在体验的领域,该领域是那些以正统为皈依的信徒无法进入的。   如沙巴蒂?泽维的叛教之举,巴塔耶想在体验上走得甚至比神秘主义更远,他想独自抵达界限。为此目的,有必要悬搁信仰,弃绝正统神性,信仰有可能阻碍了体验。为将自身性之贫乏、被抛与痛苦彻底裸露,为“逼迫出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巴塔耶必须弃绝或隐匿信仰的身份,在神圣的倒空(自我之毁)与内在裸露(废墟展示)中,让自身性的创伤化欲望(对受难、献祭、交流的无限渴望)在一个有限的认知框架中不带价值判断地充分运动起来。这个从内至外、从外至内的交流过程在《内在体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