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
PCB多层板设计建议及实例(4,6,8,10,12层板)说明
设计要求:
A.???? 元件面、焊接面为完整的地平面(屏蔽);
B.???? 无相邻平行布线层;
C.??? 所有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
D.??? 关键信号与地层相邻,不跨分割区。
?
4层板
?
方案1:在元件面下有一地平面,关键信号优先布在TOP层;至于层厚设置,有以下建议:
1: ??? 满足阻抗控制
2: ?????? 芯板(GND到POWER)不宜过厚,以降低电源、地平面的分布阻抗;保证电源平面的去耦效果。
?
方案2:缺陷
1: ?????? 电源、地相距过远,电源平面阻抗过大
2: ?????? 电源、地平面由于元件焊盘等影响,极不完整
3: ????? 由于参考面不完整,信号阻抗不连续
方案3:
???? 同方案1类似,适用于主要器件在BOTTOM布局或关键信号在底层布线的情况。
?
6层板
?
?
?
?
方案3:减少了一个信号层,多了一个内电层,虽然可供布线的层面减少了,但是该方案解决了方案1和方案2共有的缺陷。
优点:
1: ?? 电源层和地线层紧密耦合。
2: ?? 每个信号层都与内电层直接相邻,与其他信号层均有有效的隔离,不易发生串扰。
3: ???? Siganl_2(Inner_2)和两个内电层GND(Inner_1)和POWER(Inner_3)相邻,可以用来传输高速信号。两个内电层可以有效地屏蔽外界对Siganl_2(Inner_2)层的干扰和Siganl_2(Inner_2)对外界的干扰。
?
方案1:采用了4层信号层和2层内部电源/接地层,具有较多的信号层,有利于元器件之间的布线工作。
缺陷:
1: ?? 电源层和地线层分隔较远,没有充分耦合。
2: ?? 信号层Siganl_2(Inner_2)和Siganl_3(Inner_3)直接相邻,信号隔离性不好,容易发?? 生串扰。?
?
8层板
?
?
?
?
10层板
?
?
?
12层板
?
?
个人总结:?????????? 1、关键信号层要和地相邻,GND要和power相邻以减少电源平面阻抗。?????????? 2、信号层之间不要相邻,增加信号之间的隔离,以免发生串扰?????????? 3、信号层尽可能与地平面相邻,相邻层之间不要平行布线???????? 4、对于传输线,顶底层采用微带线模型分析,内部信号层用带状线模型。6层/10层????????????? /14层/18层基板两侧的信号层最好用软件仿真。 ???????? 5、如果还有其他电源,优先在信号层走粗线,尽量不要分割电地层。高速线最好走?????????????? 内层,顶底层容易受到外界温度、湿度、空气的影响,不易稳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