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范景中《 HYPERLINK /s/blog_4c9c95c60100xyf2.html \t _blank 译介经典 不只为美术史学科》 袁晓平: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您与您的朋友便开始从事翻译与介绍西方艺术史学者的著作,当时您是基于怎样的现状与设想来做这些事情的? 范景中:八十年代初,研究生刚毕业,想研究美术史却不知从何做起,翻周云青先生编的《四部总录艺术编》、温肇桐先生编的《历代中国画学著述录目》,觉得古人真了不起,可近人的著作殊难引人兴味。那时年轻,不知天高地厚,只幻想着有朝一日能拓一新的境界。其实底子弱薄,白日梦而已。空手徬徨,时日虚过,无奈中忽然想起他山之石。这样便开始了西方美术史经典著作的了解与翻译。当然这是一个迂回的战术:为了做中国美术史,不得不从西方美术史开始。这样就一边翻译一边思考西方美术史的学术史,总斟酌着能否给中国美术史送点新鲜空气。现在回想起来,真有点儿不自量力,还留下了一堆毛病和问题,但有一点还可以自豪:西方也是八十年代才真正重视他们的美术史学史的,在这点儿上,我们几乎和他们同步。区别在于,他们有条件出专著,而我们只能停在思想上。由于这个原因,我始终没有胆量走进“抛弃翻译的时代”。我坚定的认为,至少二十年内,我们不可能直接进入西方美术史的研究。除非从现在起就一直生活在西方,或者找点儿容易的,例如去搞西方当代美术研究。我也始终知道自己是个业馀的爱好者,这样我就没有什么负担,也不用去开会,只觉得成天与艺术为友,太幸福太美好了,如果离开艺术,不只感到整个生活乏味,也感到整个宇宙都缺少生气。因此,我全然凭着兴趣去翻译、写作。幸运的是,我这样的业馀工作并不孤单,杨思梁、徐一维、李本正等朋友都与我的感觉差不多。我们做了点儿工作,而且梦想着有朝一日,美术史不再是美术家的附庸,能成为大学的一个人文学科。当时只是梦想。九十年代中期,大学的学科意识增强,到了现在更是变本加厉,人们顾后瞻前,夸奖我们,说我们为美术史学科做了些基础工作。这也确实是当时的一部分愿望。 袁晓平:已经三十多年过去了,您如何看待现在的艺术史研究现状?从您最近几年发表的一系列文章来看,您似乎对此充满忧虑。 范景中:当初译介美术史经典,还有一个小小的抱负,想让这些经典不只为美术史学科,也为其他领域增益。因为我对人文科学、自然科学都感兴趣,所以才这样想。三十年过去了,还是这个抱负。当然,情况已经大变,在艺术史领域,年轻一代的水平越来越高,能向他们学到新知识新见解,精神气也不一样,好像年轻了许多。尤其是想到美术史是个难找工作的学科,即使找到了,也挣不了多少钱,可有的年轻人居然还是甘愿倾注生命、甘愿奉献最宝贵的年华,就不禁会涌起一种感恩的心情:年轻人总是在教育我。这种心情我不知道该如何写文章表达,于是,我就想以另一种方式,即写出自己的忧虑,权做感恩。最近,董捷当笑话谈起一个段子,他说:搞哲学的人都想去当官,当官的人都想去画画,画画的人都想搞哲学。这其实是年轻人对我们这一代人的讽刺。我们这一代人,老实说,没有多少真才实学,即使“天生我才”,也被时代销磨了。但我们这一代——我常称为“不甘心垮掉的一代”——也是现在身居要位的一代,由于我们的学术能力有限,有了地位有了荣誉就不得不想法自作高明遮遮掩掩,由于我们抵抗不住名气与金钱的诱惑,就不得不大谈老庄,大谈天人合一,大谈中西对比之类的玄学。所以,尽管我们经历过苦难,有对付社会的本领,有时却忘了学术的高贵性,常常误以为学术也可同样用俗气的方式对付。我们这一代确实各种能力都很强,可以当大官,可以画好画,可以造巨厦。但若是搞学术,恐怕还欠缺太多,连够资格给陈寅恪当书僮的都屈指可数。可我们这一代又是所谓的学术带头人,这就是我的担忧。 袁晓平:2003年,您主编的《美术史的形状》出版了前两卷,按照计划,应该还有八卷;另外还有潘诺夫斯基、波普尔等人的著作,不知这些著作什么时候能够出版?可以看出,这些著作并不仅仅局限在美术史的领域之内,这样的规划有什么用意吗? 范景中:先说潘诺夫斯基,他的代表作《图像学研究》[Studies in Iconology]很快就由上海三联出版社出版,《哥特式建筑和经院哲学》[Gothic Architecture and Scholasticism]近期已出,收在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出版的《建筑图像学》中。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他的图像学小型杰作“图像志和图像学”[Iconography and Iconology]、“扬凡艾克的阿尔诺芬尼肖像”[Jan van Eyck’s Arnolfini Portrait]就已在《美术译丛》上发表,美术史的必读论文“美术史之为人文科学”[The History of Art as a Humanistic Discipline],有曹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