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气安全;内 容;一、电气安全概述;
我国约每用1.5亿度电就触电死亡1人,而美、日等国约每用20~40亿度电才触电死亡1人。
; 事故案例—为救一人,七人丧命; Q A;跨步电压(UN);;二、 触电事故及其对策;电流对人体的作用;电击致命原因;;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一)电流值(工频);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二)电流持续时间; 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三)电流途径;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四)电流种类;电流效应的影响因素(五)个体特征;人体电阻;人体电阻的数值及影响因素;直接接触电击防护;间接接触电击防护;保护接地(IT系统);保护接地(IT系统);保护接零(TN系统);TN-C系统;TN-S系统;TN-C-S系统;应用与类型;等电位联结;1—保护线; 2—总等电位联结线;
3—接地线; 4—辅助等电位联结线;
B—总等电位联结(接地)端子板; N—外露导电部分;
C—装置外导电部分; P—金属水管干线; T—接地极;双重绝缘和加强绝缘;识别和选用;特低电压;特低电压 额定值;特低电压安全电源;漏电保护;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 漏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漏电保护装置的选用; 变配电站和变配电设备;1.变配电站(室)和变配电设备主要危险;;;; 2.变配电站(室)的环境和变配电设备的布置10kV及以下的变配电站(室);;;;;;主要分为两类:
危险温度
电火花和电弧
1) 危险温度(见下页图)
;NYJ; 2)电火花及电弧;2. 危险物质;2) 分级、分组;分组——(按引燃温度即自燃点)分组:;NYJ;NYJ; 3. 危险环境(危险区域等级);;;2) 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3)火灾危险环境;图例: 释放源接近地坪时易燃物质重于空气、通风不良的生产装置区;4. 防爆电气设备和防爆电气线路;按防爆结构型式,防爆电气设备分为以下类型(括弧内字母为该类型标志字母):;防爆电气设备的标志;NYJ;粉尘防爆电气设备外壳的分类;5. 电气防火防爆措施;例如:
采取封闭式作业,防止爆炸性混合物泄漏;
清理现场积尘,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积累;
设计正压室,防止爆炸性混合物侵入;
采取开式作业或通风措施,稀释爆炸性混合物;
在危险空间充填惰性气体或不活泼气体,防止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安装报警装置,当混合物中危险物品的浓度达到其爆炸下限的10 %时报警等。;;变、配电站是工业企业的动力枢纽,电气设备较多,而且有些设备工作时产生火花和较高温度,其防火、防爆要求比较严格。
室外变、配电站与建筑物、堆场、储罐应保持规定的防火间距。
露天变、配电装置不应设置在易于沉积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的地方。 ;3)消除引燃源
根据爆炸危险环境的特征和危险物的级别和组别选用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
保持电气设备和电气线路安全运行;
在爆炸危险环境,应尽量少用携带式电气设备,少装插销座和局部照明灯。
为了避免产生火花,在爆炸危险环境更换灯泡应停电操作。在爆炸危险环境内一般不应进行测量操作。;;;;5. 消防供电;;6. 电气灭火; 切断电源应注意以下几点:
(1) 火灾发生后,由于受潮和烟熏,开关设备绝缘能力降低,因此,拉闸时最好用绝缘工具操作。
(2) 高压应先操作断路器而不应该先操作隔离开关切断电源,低压应先操作电磁启动器而不应该先操作刀开关切断电源,以免引起弧光短路。
(3) 切断电源的地点要选择适当,防止切断电源后影响灭火工作。
;2)带电灭火安全要求;(3) 人体与带电体之间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用水灭火时,水枪喷嘴至带电体的距离:电压为10 kV及其以下者不应小于3 m。
; 3)充油电气设备的灭火
充油电气设备的油,设备外部起火,可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带电灭火。如火势较大,应切断电源,并可用水灭火。
如油箱破坏,喷油燃烧,火势很大时,除切断电源外,有事故储油坑的应设法将油放进储油坑,坑内和地面上的油火可用泡沫扑灭。
要防止燃烧着的油流入电缆沟而顺沟蔓延,电缆沟内的油火只能用泡沫覆盖扑灭。;四、 防雷;雷电的种类;静电感应雷;电磁感应雷;球 雷;雷电参数;雷电的危害;建筑物防雷的分类;;;接闪器;避雷器;引下线;防雷接地装置;直击雷防护;感应雷防护措施;雷电侵入波防护;人身防雷(一);人身防雷(二);防雷击电磁脉冲(主要针对信息系统);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一);防雷击电磁脉冲措施(二);五、静电危害防护;(一) 静电的产生;1 静电的起电方式;1 静电的起电方式;1 静电的起电方式;1 静电的起电方式;2. 固体静电;3. 人体静电;4. 粉体静电;5. 液体静电;(二) 静电的消失;1. 静电中和;2. 静电泄漏;(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