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因评传》.pdfVIP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刘因评传》

内容简介 本书是解放以来全面评介刘因生平思想的第一部专著。刘因是与许衡、 吴澄齐名的元代思想家。有《静修集》传世。但前人对刘因的论述较少,刘 因为文又常过于简括,因此,对其思想的底蕴较难把握。本书以刘因的身世、 时代环境和理学发展的情势为背景,以刘因的诗文为依据,对刘因的哲学、 经学、史学、艺术等方面的思想进行了比较细致的分析,努力抉发其内涵, 理出其脉络,揭示其实质,并给予客观扼要的评价。 序 本书传主刘因,字梦吉,号敬修,容城(今河北省容城县)人①,是生 活在距今七百多年前的一位元代思想家。他一生的主要活动是教书,但却不 同于只知传授章句的迂儒。他倾心理学,很有思想,著书立说,成为名重一 时的理学家。他生活的元代初年是理学由偏安江南走向全国普及的时期。在 当时,理学还是兴盛的,有生命力的。刘因以自己的教学和著述对于理学在 北方的传播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他提出的一些见解博得了学界的好评,他的 诗文深受人们的喜爱,他的品格和风节更赢得了普遍的尊敬。正因为如此, 他在当时颇具盛名,当朝皇帝元世祖忽必烈先后两次授给他官职。他死后, 朝廷又对他进行过封赠。他的著述颇丰,流传下来的有《静修先生文集》二 十八卷①、元、明、清三代一再翻刻。他的文章在元朝即被选入《元文类》, 诗被编入《元诗选》,他的事迹广为流传,被列入《元朝名臣事略》,《元 史》有《刘因传》,《宋元学案》有《静修学案》,将他与许衡、吴澄并称 元代三大儒。②他的家乡容城更是对他尊仰备至,将他与明代的杨继盛、明 清之际的孙奇逢(人称夏峰先生)并称“容城三贤”,立祠建庙供奉,他们 的著作也合编为《容城三贤集》刊行。最先给刘因作传的是他的再传弟子苏 天爵(元代名士,官至吏部尚书)和另一位再传弟子杨俊民(元代名士,官 至河东廉访金事)。苏氏撰有《静修先生墓表》,杨氏撰有《静修先生祠堂 记》。《元史》本传内容多据此二文。元、明、清三代,对于刘因的评价总 的说是较高的,但也有争论,以致刘因从把孔庙的问题多次被搁置,迟至清 末宣统元年才被朝廷批准。光绪年间,《静修集》收入《畿辅丛书》。民国 时期,该书又分别收入《四部丛刊》和《丛书集成》。 解放以来,由于对元代思想一度较少研究,刘因之名也不大为人所知。 近年来,情况有了变化,介绍和研讨元代思想的论著不断出现,如唐字元发 表过一系列论文,侯外庐主编的《宋明理学史》、蒙培元著的《理学的演变 ——从朱喜到王夫之戴震》,对刘因都设专章论述;但关于刘因的专著尚属 阙如。当前,随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 趣日益浓厚,对于刘因这样一位在学术上有相当建树、名声曾耸动当时、思 想又影响后世的人物,自然也希望有更多的了解。 本书旨在真实地介绍刘因的事迹、品格和思想面貌,并加以必要的分析 和评价,以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刘因的生平看,他是个普通人,但从他的 思想和贡献看,他又是个杰出的思想家。作为一个普通人,他与千千万万人 民大众贴得很近;作为一个思想家,他又是卓然超群的。由于与民众贴得近, 人民就容易理解他;由于卓立不群,人民就必然敬仰他。本书既是为这样一 位学者作评传,便没有多少传奇的故事和波澜壮阔的情节,但传主那既平凡 又有特色的一生,那深邃的思想,凝炼的诗文,也许能引起好学深思的读者 的兴趣,打动忧国忧民的志士仁人的心灵。 《中国思想家评传丛书》序 匡亚明 伟大的中华民族在长达五千年连绵不断的曲折发展过程中,像滚滚东流 的长江那样,以磅礴之势,冲破了重重险阻,奔腾向前,现在更以崭新面貌, 雄姿英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奇迹。产生这一奇 迹有诸多原因,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勤劳、勇敢、智慧的各族人 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社会活动、思维活动和对外交往以及抗击外来侵略 过程中,逐渐创造、积累、发展了具有以生生不息的内在思想活力为核心的 优秀传统思想文化。这是一种伟大、坚强的精神支柱,是我们民族凝聚力和 生命力之所在,是历史留给我们所有海内外炎黄子孙引以自豪的无价之宝。 当然,和各国各种不同传统思想文化一样,在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 中,也是既有精华,又有糟粕,因而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不对;一知半解、 信口开河或裹足不前、漠然置之,也不对。郑重而严肃的态度应该是对它进 行实事求是的科学的研究和分析,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继承和弘扬这份瑰 宝,振兴中华,造福人类。人类历史发展的连续性,就是在不断去粗取精、 继往开来和改革创新过程中实现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