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江南岸 几条有故事的河道.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荆江南岸 几条有故事的河道.doc

PAGE  PAGE 8 荆江南岸 几条有故事的河道   长江出三峡后,经宜(城)枝(江)河段就进入了著名的荆江河段。在荆江南岸,分布有松滋河、藕池河和调弦河,三条河道的长江河口分别为松滋口、藕池口和调弦口。这几条河流在沟通长江与洞庭湖、荆江防洪安全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松滋河记忆   说到松滋河,就不能不说松滋、不能不说松滋口。   松滋有着十分独特的历史。查阅有关松滋的历史,有一段十分简洁的表述:“松滋地域古属荆州,战国属楚,秦属南郡。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设县,名高成。东汉建武六年(公元30年)裁高成,并入孱陵(今公安县)。三国时属吴,隶于孱陵,但设乐乡督治。东晋咸康三年(公元337年)庐江郡之松滋县(今安徽省宿松县)部分流民避兵乱到此,侨置松滋县,从此县名延续至今。”   这一段话,告诉了我们这样几个信息:2200多年前,松滋这个地盘叫高成;1980多年前,高成被裁,并入现在的公安县;1670多年前,来自庐江郡松滋县的一大批流民躲避兵乱,来到了当时称为乐乡的地方生活,于是,这批来自战争沦陷区的移民就“侨置”在这里,这片土地也就开始叫松滋了。   查询“侨置”一词得知,这是我国古代政权在战争状态下,政府对沦陷地区迁出的移民进行异地安置,为其重建州郡县,仍用其旧名的行政管理制度。也就是说,当时应该有两个“松滋县”。   这另一个“松滋县”就在与湖北松滋相距千里的安徽宿松。早在公元前184年(西汉高后吕雉统治时期)这里就设松兹侯国,隶属庐江郡,与现在的湖北黄梅同属一郡;西汉文帝十六年(公元前164年)建县;许是西汉平帝刘?b钟情于水的缘故,元始五年(公元5年)将“松兹”改为“松滋”。隋文帝开皇十八年(公元598年),也就是那批流民侨置到湖北261年后,庐江郡的松滋县更名为宿松县,并一直沿用至今。宿松,既含有对旧松滋的怀念,也意为湖北松滋的源头。换句话说,中国历史上曾经在260多年时间里,相隔千里的两地,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松滋县”。   再说松滋河与松滋口。   历史上,松滋一带水患频繁,几乎十年九水,十水九灾,十灾九贫。宋代诗人陆游有诗云:“西游六千里,此地最凄凉。骚客久埋骨,巴歌犹断肠。风声撼云梦,雪意接潇湘。万古茫茫恨,悠然付一觞。”说的就是松滋。   清同治九年(1870年),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宜昌江段洪峰流量达到至今为止有史可考的最大流量10.5万立方米每秒,加之当时长江中游包括江汉平原在内的大片地区普降大雨,“洪水泛涨,江堤、垸堤溃漫殆尽”。时称“数百年未有之奇灾”(同治《公安县志》),其中松滋庞家湾(今新江口)、黄家铺(今沙道观)堤溃,“洪水泛滥,漂流屋宇人民田禾无算”(民国《松滋县志》)。之后,黄家铺堤被堵复。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长江再次发生大洪水,堵复不实的黄家铺又一次溃口。再次溃口后,堵与不堵,在当时争议颇多。一方面财力匮乏,无力堵复;另一方面,松滋溃口,给泛滥的长江洪水找到了新的出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荆江防洪的压力。于是,溃口再未堵复,任其泛滥四五十年之久。松滋溃口后,洪水夺取虎渡河故道,迫使虎渡河东迁,形成了一条新的河流――松滋河。《清史?水利志》称:“荆江因松滋溃口,终成长江松滋入湖水道,自此形成荆江段四口分流入洞庭湖形势,江北江汉平原防洪形势稍有疏解。”   松滋河连江口这个地方在溃口之前叫“沉银口”,据说是在明代,有一艘满载银饷的官船沉没于此,故名“沉银口”。此后,有来自江西的陈姓二户逃难,船行至此,女人在船舷边洗碗刷锅时,失手将锅落于江中,打算下水捞取时,当家人说:天意如此。于是两户陈姓人家遂下船上岸,就此落籍经商,“沉银口”此后就改为“陈二口”。1963年,航道部门将此处开辟为港口,并取名为“松滋口”。   松滋河形成后,为一主两支和多个分支,自北而南流经湘鄂两省的松滋市、公安县和安乡县、澧县,注入洞庭湖。每年汛期,松滋河分泄长江洪水的作用十分显著,分流量约占荆江洪水流量的七分之一;1959年调弦口封堵后,松滋河的分流量更是荆南四河之首。有专家分析,1870年长江特大洪水时,如若不冲开松滋口分流,荆江大堤乃至江汉平原将遭遇灭顶之灾。   松滋河与荆南其他几条河道一样一直受到泥沙淤积的困扰,进口河床不断抬高,河流日渐萎缩,分流泄洪能力逐渐衰减,主汛期更是面临“小洪水,高水位,大防汛”的严峻形势。   值得庆幸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荆江地区的水利建设,正像周恩来总理当年为荆江分洪工程题词所说的那样,“使江湖都对人民有利”。国家在实施荆江分洪工程的同时,把包括松滋河在内的荆南四河治理及堤防整险加固已列入国家基本建设计划,并逐步实施;2011年3月,湖南省会同有关方面启动了在松滋口建深水闸的前期工作,希望以此减少汛期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