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流体渗流机理选编
低渗透砂岩储层微观孔隙结构与流体微观渗流机理;1、非常规致密油的概念 2、低渗透砂岩的微纳米级孔喉缝类型 3、低渗透砂岩的微纳米级孔喉缝系统表征方法 4、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5、低渗透砂岩的渗流机理研究方法 6、低渗透砂岩的流体微观渗流特征 7、低渗透砂岩水驱过程中的微观参数变化 8、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我国常规资源数量有限,只占总资源的20%,且常规油气资源面临产量递减,开发难度增大,开发成本高等诸多挑战。;1、非常规致密油的概念;(4)Clarkson等将轻质致密油分为3类:页岩油(Shale oil)—源岩内部的碳酸盐岩或碎屑岩夹层中,基质渗透率一般在0.001~0.01×10-3μm2之间,与页岩气相对应,源岩就是储集层,国内学者一般将其称为页岩油;致密油(Tight oil)—紧邻源岩的致密层中,与生油岩层系共生,油气经过短距离运移,储集层岩性主要包括致密砂岩??致密灰岩等,覆压基质渗透率在0.01~0.1×10-3μm2之间,孔隙度小于10%,与致密气相对应,源岩不作储集层,岩性为碳酸盐岩或碎屑岩,这也是国内学者所说的致密油(Tight oil);环边油(Halo oil)为基质渗透率高(大于0.1×10-3μm2),环带状分布于常规储层外围,与常规储层之间没有明显界限,存在大孔缝优先渗透通道(产层),岩性为碳酸盐岩或碎屑岩。;(5)在我国,贾承造等认为致密油是指以吸附或游离状态赋存于生油岩中,或与生油岩互层、紧邻的致密砂岩、致密碳酸盐岩等储集岩中,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聚集。邹才能等认为致密油是指与生油岩层系共生、在各类致密储集层聚集的石油,油气经过短距离运移,储集层岩性主要包括致密砂岩和致密灰岩,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或等于0.1×10-3μm2(储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1×10-3μm2);杜金虎等认为致密油是指夹在或紧邻优质生油层系的致密碎屑岩或者碳酸盐岩储层中,未经大规模长距离运移而形成的石油聚集,一般无自然产能,需通过大规模压裂技术才能形成工业产能。杨华等考虑到鄂尔多斯盆地石油勘探开发实际,将储集层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1×10-3μm2(覆压基质渗透率小于0.1×10-3μm2)称为非常规油气,其中渗透率为0.3~1×10-3μm2的为超低渗透油藏,将地面空气渗透率小于0.3×10-3μm2,赋存于油页岩及其互层共生的致密砂岩储层中,石油未经过大规模长距离运移的石油称为致密油,包括砂岩致密油和页岩油2大类。;孔隙度上限/%;2、低渗透砂岩的微纳米级孔喉缝类型;主要储集空间为残余粒间孔、溶蚀孔、纳米孔和晶间孔。;;邹才能研究认为页岩气储层孔喉直径介于5~200nm,致密气储层孔喉直径介于40~700nm,砂岩致密油储层孔喉直径介于50~900nm,致密灰岩油储层孔喉直径介于40~500nm; 杨华认为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致密油储层中值孔喉直径介于20~300nm,主要分布于50~200nm,最大孔喉直径介于300~2000nm,主要分布于500~1000nm,且不同地区孔喉直径差异较大。;(1)分析测试技术不断提高;铸体薄片;扫描电镜;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E-SEM);高压压汞;核磁共振;气体吸附;CT扫描;聚焦离子束显微镜(FIB-SEM);Type;孔喉网络模型;分形理论;存在的主要问题: (1)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孔隙或孔隙网络系统,对喉道、微裂缝的研究较少。 (2)事实上,常规和非常规储层的孔隙结构是孔隙、喉道、微裂缝共同组成的网络空间,如果只是对孔隙或孔喉进行分析,有其不可忽视的局限性。 (3)无论对于油气成藏还是油气田开发,喉道、微裂缝是沟通孔隙的渗流通道,油气的富集程度和开发效果主要取决于喉道,即孔隙的有效性受制于喉道和微裂缝。;发展趋势: (1)孔喉缝系统研究将更加注重多种测试方法相互结合,多学科理论相互融合,模型更加精确、逼真,从定性分析、到半定量、再到定量评价。 (2)孔喉缝系统复杂多变,室内实验手段的优点和局限性同时存在,而理论模型又难以完全刻画复杂的孔喉缝系统,如何将室内研究上升到模型高度将是主要的发展方向。 (3)将多方法、多手段、多学科、多领域相互结合,定量表征孔喉缝系统的有效性,最终构建表征模型,同时注重室内实验与理论模型、静态与动态相结合,相互验证、相互补充、不断完善。 ;5、低渗透砂岩的渗流机理研究方法;;长岩心水驱油; 微观模型实验系统包括显微观察系统、加压系统、图像采集系统、抽真空系统四个部分。 ;高压核磁共振驱替; 岩心夹持器水平固定在CT断层扫描仪的扫描腔中,岩心夹持器水平位移由计算机控制,精度为0.001cm,纵向位移处于锁定状态。CT扫描是沿着岩心的经向,从注入端向出入端,每次共扫描11个点,平均每0.55cm 扫描一个点。CT扫描的截面厚度为0.5cm,由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