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医药丛书-新时代中医文化随笔
01·饮食
中医文化随笔01·饮食
关于饮食,在中医古籍《黄帝内经》中有过相应的论述,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所提倡的观点。
中医提倡饮食有节。
《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阴气者,静则神藏,躁则消亡。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倍,通“背”,违背。
这段话大意是说,作为人体内的阴气,保持安静就可以帮助营养人的精神,守藏在体内,躁动就会减损。如果
不恰当地饮食,例如暴饮暴食,就会造成人体内的阴气躁动,从而损伤人的肠胃。那么,什么是阴气呢?人体
内的“气”大体相当于人体内的能量,又称“元气”。性质主动、防御外界邪气的为阳气;性质主静、功能侧
重于营养人的身心的为阴气。所以,我们注意不要暴饮暴食,而应该合理饮食。
那么如何合理饮食呢?
《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阴之所生,本在五味;阴之五宫,伤在五味。是故味过于酸,肝气以律
,脾气乃绝。味过于咸,大骨气劳,短肌,心气抑。味过于甘,心气喘满,色黑,肾气不衡。味过于苦,脾气
不德,胃气乃厚。味过于辛,筋脉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谨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腠理以密,如是则
骨气以精,谨道如法,长有天命。”
可见所谓合理饮食,就应该“谨和五味”,而不是对饮食的味道有所贪著。因为中医认为,我们人体内阴气的
来源主要依靠食物的五味,来给养人的脏腑器官。但是,如果味道过于偏颇,反倒伤害人的阴气,从而伤害人
的脏腑。酸入肝,少吃补肝,但过于吃酸的食物,肝气就会受到抑制,从而消损脾气(中医认为肝克脾);咸
入肾,肾主骨和纳气,少吃可以补肾,但味道过于咸,反倒对骨骼的健康发育有害,也减损人的纳气功能,容
易出现气喘,从而也影响到人的肌肉的发育,心气的功能也受到制约(中医认为肾克心);甘入脾,少吃可以
补脾,但偏于贪著甜食,反倒伤害脾脏的正常功能,从而伤害肾脏,使得肾纳气功能减退而不均衡,表现为心
气喘满,面色发黑。如果味道过于苦,那么就难以醒脾,脾脏不能很好地健运饮食,使得胃气有所积聚。辛入
肺,少量辛可以促进肺的机能,但过于偏重辛的食??,就会使得人的筋脉由于辛散太过而表现为松软无力,使
人感到精神乏力。所以,我们应该适当地进食五味而不要有所偏颇(地域性饮食除外)。这样才能骨正筋软
,气血正常流通,腠理严密,才能使骨气上等发育,合于养生之道和大自然的规律,延年益寿。
《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谷肉果菜,食养尽之,无使过之,伤其正也。”这句也是说,饮食五味要
合理而不可过,否则会伤害人的正气。
所以,中医进而提倡饮食要清淡为宜。所谓清淡,首先是指五味不要过于偏执,明·王三才《医便》:“偏之
为害如此,故上士澹泊,其次中和,此饮食之大节也。”
另外也不要过于贪著饮食而食用得过饱。梁代医学家陶弘景在《养生延命录》中指出:“所食愈少,心愈开,年
愈寿;所食愈多,心愈塞,年愈损焉。”
饮食有节的观点与佛学也相通。佛家讲“不贪”,不贪饮食也必是其中的一项。这样才是“谨道如法”,从而
“长有天命”。
2006年10月8日于北京
02·情志
02·情志
中医文化随笔02·情志
中医认为,人的健康与心神有一定的关系,而影响心神的是人的情志。《黄帝内经灵枢·口问》:“心者,五
藏(脏)六府(腑)之主也……故悲哀愁忧则心动,心动则五藏(脏)六府(腑)皆摇……”大意是说心是五
脏六腑的主宰者,悲哀愁忧等情志活动影响到人的心神,人的心神不稳,就会影响到脏腑或身体的机能。
那么,是如何影响的呢?《黄帝内经素问·五运行大论》指出:“怒伤肝,悲胜怒……喜伤心,恐胜喜……思
伤脾,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恐伤肾,思胜恐……”怒伤肝,经常嗔怒的人可能会导致肝气郁结(如
肿瘤)和肝阳上亢(如高血压)等疾病;喜伤心,过度兴奋和追求刺激可能会导致心神狂躁(如癫狂)和心气
不足(如早搏一类的心脏病)等疾病;思伤脾,过度忧思则容易导致脾脏的运化不力(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
消化不良)等疾病;恐伤肾,过度恐惧则导致肾气消损(如遗尿)等疾病。所以我们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
稳定,心神要稳。其方法除了佛学上说的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禅定外,中医中还有相应稳定情绪的
方法。
这些方法是:
悲胜怒。当一个人有了很大的怒气时,可以用“悲”来作意克服。例如可以想一下自己的不足;也可以将心比
心,换位思考,可能就会制怒;也可以用慈悲、同情心来作意克服,慈悲、仁慈、同情心(怜悯心)是佛家常
用对治嗔怒的方法。
恐胜喜。当一个人只图一时的快乐而过于追求刺激的时候,应该想到后果,想到快乐的不永恒,这样追求刺激
的心就会放淡。当一个人沾沾自喜、骄傲自满的时候,不妨想到自己的功劳应该归属于他人,自己还应该前进
,或者用这些成绩去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而不是骄傲自满,要意识到骄傲的人未来一定要落后和失败的。这在
佛家则称为回向。
怒胜思。对于患得患失、思虑过多的人,应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