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其影响.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和其影响

; 彭慕兰的核心观点:18世纪以前,东西方处在基本同样的发展水平上,西方并没有任何明显的和独有的内生优势;18世纪末19世纪初,历史来到了一个岔路口,东西方之间开始逐渐背离,分道扬镳,此后距离越来越大。造成东西方发展水平背离(即西方走向了近代化而中国却没有)的主要原因,一是美洲新大陆的开发,二是英国煤矿优越的地理位置。彭慕兰把这个东西方分道扬镳的过程称之为“大分流”。 ——许平中 《误入歧途的明清江南经济史探讨》;中国近代史:1840年——1949年 近代前期:1840年——1919年;近代后期:1919年——1949年;二、抗争探索史 三个阶级 1.地主阶级; 2.农民阶级; 3.资产阶级; (近代后期:无产阶级) 四条道路 1.地主阶级:“师夷长技”,维护清朝统治 2.农民阶级:反帝反封,走暴力反抗道路 3.资产阶级:改良派(维新派)、革命派 A、改良派通过改革走资本主义道路 B、革命派通过革命走资本主义道路 (近代后期: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走社会主义道路) 六场运动 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年) 2.地主阶级:洋务运动(19世纪60-90年代) 3.资产阶级:戊戌变法(,19世纪90年代,1898年) 4.农民阶级:义和团运动(1900年高潮 ) 5.资产阶级:辛亥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1911年) 6.资产阶级: 新文化运动(1915年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概念: 半殖民地:是相对于完全殖民地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有自己政府的独立国家,实际上政治、经济等社会各方面都受到外国殖民主义的控制和奴役,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沉沦。 半封建:是相对于完全的封建社会而言的。它是指形式上仍是封建统治和自然经济占主导,实际上社会已逐渐近代化,资本主义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因素在不断发展壮大,在社会发展形态上是历史的进步。 理解:对此概念,既不能理解为一半是殖民地的,一半是封建的:也不能理解为政治上是殖民地,经济上是封建的。正确理解应为不完全的封建社会和不完全的殖民地社会。;西方列强的几种侵华方式: 军事侵略:侵华战争 经济侵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资本输出为主,商品 输出为辅(20世纪90年代,《马关条约》) 政治侵略:“中外和好” → 瓜分狂潮→ 以华治华(扶植代理人), 干涉、破坏中国革命 文化侵略:最主要是传教、设许多教堂,也有学堂、报馆、医院、 育婴堂等;鸦片战争为什么爆发?有的西方学者认为这场战争爆发是由于“商务上的误会”,有的认为是导源于“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有的说这是一个纯偶然性的事件。;从当时贸易的内容看,对中国是完全有利的 在那时,中国有很多方面是西方人学习模仿的。在鸦片战争之前,英国人已经养成了下午两三点喝茶的习惯。他们模仿中国人品茶的方式,花钱买了很多瓷器、茶和丝绸。 而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业国家,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加上保守的「天朝上国」思想,一直以来中国人对外来的产品的需求很小。当时的中国已是世界贸易市场里最大的经济体,生产出大量消费品,但还没有完全的把政治和贸易联系在一起,只是有时的贡赐关系。 中国在对外贸易上是出超,经常有大量白银和银元流入。中英贸易不能平衡,这样,平衡贸易就全靠可耻的鸦片走私了。;马戛尔尼率团使华失败是否仅仅是中英间的“礼仪之争”? 1793年英国首任外交公使马戛尔尼率使团抵达北京。在英皇乔治三世给他的授权书里,不仅有自主做出让步决定的权力,而且还有必要时同意禁止东印度公司把鸦片输往中国的英王允诺,以符合中国的鸦片禁令。英国特使谋求中国开放内地市场。但马戛尔尼拒绝了必须对乾隆皇帝行跪拜礼的要求,于是被视一切外国均为夷、礼品必是贡品的清朝认定为大逆不道,清廷遂限期逐其出国门。而他所赠送的大批先进的科学仪器和机器都被安装于皇宫当做玩物,所提议的建立中英两国外交与商业联系,亦未讨论即被拒绝。英王促进英中正常贸易全面开展的企图寿终正寝。 1816年,英王又派阿美士德使团来华,以继续马戛尔尼未完成的使命。结果在跪拜礼问题上又僵持住了,这回清廷干脆连对话也不考虑,直接把他们遣送出境。 “礼仪之争”只是一个表象。更深层次的是两国文化与经济上的不同。; 目的的差异:英国的本意是来华进行外交谈判,而大清则一如既往以为是外夷远道来贡.

文档评论(0)

wuyoujun9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