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车辆构造》第6章 空调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车辆构造;;【学习目标】1.能掌握湿空气的基本概念,湿空气的四个基本物理参数和热量的概念、特点。2.能掌握常见的制冷方法的原理和特点。3.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空调制冷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4.能掌握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客室内空气参数的要求,客室内空调方案的确定及热负荷计算。5.能掌握制冷剂的概念、分类及性能,常用制冷剂的特点及应用,冷冻油的性能要求及选用原则。
6.能掌握活塞式、螺杆式制冷压缩机的结构特点和工作过程。7.能掌握空调制冷装置中的换热器、辅助设备和自控元件的特点。8.能掌握上海地铁和南京地铁空调系统的特点。;【教学建议】
1.教学场地:在教室、互联网多媒体教室及空调实训室中进行,课后可实地参观。2.设备要求:至少具有能连接互联网的多媒体教室一个,或能放视频投影的设备及课???。3.课时要求:课堂讲授6课时;实际操作4课时。;一、压力
1.饱和空气2.未饱和空气二、温度(1)热力学温标 又称开尔文温标或绝对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K;热力学温标是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定义纯水的冰点温度为273.16K,沸点温度为373.16K,其间分为100等份,每等份称为热力学温度1度(1K)。(2)摄氏温标 又叫国际温标,符号为t,单位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把纯水的冰点温度定为0℃,沸点温度定为100℃,其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就叫1℃。;(3)华氏温标 其符号本书用θ表示,单位为℉。(4)三种温标的换算关系三、湿度和露点1.绝对湿度2.相对湿度;图6-2 水的潜热与显热的关系;第二节 制冷与空调的基本原理;图6-3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原理;2.节流制冷3.膨胀制冷二、城轨车辆空调制冷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1.制冷循环过程;图6-5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系统图;(1)蒸发过程 蒸发过程是在蒸发器中进行的。(2)压缩过程 压缩过程在压缩机中进行,这是一个升压升温过程。(3)冷凝过程 冷凝过程在冷凝器中进行,它是一个恒压放热过程。(4)节流过程 电冰箱的节流阀是又细又长的毛细管。2.制冷剂液体过冷和吸气过热对制冷循环的影响;(1)制冷剂液体过冷的影响 制冷剂在冷凝器中被冷凝成液体后,如果液体制冷剂继续向外放热,换句话说液体制冷剂继续被冷凝,就会使制冷剂液体的温度低于饱和温度(这是指对应于冷凝压力的冷凝温度)而成为过冷液体。(2)吸气过热的影响 在理论循环中,假定由蒸发器流出和被压缩机吸入的制冷剂都是饱和蒸气,从蒸发器出口至压缩机吸入口之间的管路不存在热交换。(3)回热制冷循环 为了限制节流汽化,从冷凝器出来的液态制冷剂应进一步降温,使其过冷。;图6-6 回热制冷循环;三、空调装置的基本工作原理1.制冷工况(1)制冷循环 空调采用蒸气压缩制冷循环方式,它包括压缩、冷凝、节流和蒸发四个热力过程,制冷剂经节流降压后,在室内侧的蒸发器中等压蒸发,吸收汽化热,变成低温低压的蒸气,然后经过压缩机压缩,变成高温高压的蒸气,最后在室外侧的冷凝器中冷凝成液体,放出液化热。(2)空气循环 空气循环是利用机内电风扇强迫车厢内外空气按一定路线对流,以提高换热器的热交换效率。;2.制热工况;第三节 城轨车辆客室内空气参数的确定;第四节 制冷剂与冷冻油;(3)高温低压制冷剂 冷凝压力在0.2~0.3MPa之间,正常汽化温度大于0℃,主要有R11、R21、R113和R114等,多用于空调系统的离心式压缩机(大宾馆的中央空调)。3.制冷剂的性能;(1)物理性能 临界温度比环境温度高,在常温或普通低温下可冷凝成液体,因为制冷循环的冷凝温度如果接近临界温度,节流损失就很大,制冷循环的经济性能势必不好;在制冷温度范围内,制冷剂的饱和蒸发压力应稍高于大气压,以免空气漏入制冷系统;冷凝压力不能过高,一般不超过1.5~2.2MPa,以免设备过于笨重,压缩机功耗太大;同时,冷凝压力与蒸发压力之比也不能过大,以免压缩机排气温度过高;凝固温度尽可能低,以便获得更低的蒸发温度;单位容积制冷量要大,以提高压缩机的能效比,减少设备的体积;;热导率要高,以提高热交换器的效率;粘度和密度要小,以减少制冷剂在流动过程中的能量损耗;能与润滑油互溶或混合,而且不影响润滑油的润滑性能和电气性能,也不降低制冷剂本身的热力学性能。(2)化学性能 化学稳定性好,在高温下不分解;对金属和其他材料无腐蚀作用;与冷冻油不发生化学反应。(3)安全性能 在一般条件下,不燃烧、不爆炸,无毒、无臭、无味,不污染环境。(4)经济性能 价格低廉,易于购买、储运。二、常用制冷剂;1. R12(CHCl2F2,二氟二氯甲烷)2. R22(CHCLF2,二氟一氯甲烷)3. R5024.新型制冷剂代替剂(1)R12的替代物 比较成熟的有两类:一类是氢氟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1部分 专题05:记叙文阅读之环境描写(练习)-中考语文复习 现代文阅读(全国版)(含答案及解析版).docx
- 人教版2019年初中物理 电能、电路、电功综合专题练习(含答案).doc
- 超星学习通 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北京大学)章节测验答案尔雅网课答案.pdf VIP
- 2024年6月第英语六级真题(全3套)及答案解析.pdf
- (完整版)数量关系公式.pdf
- 山东省政府采购专家测评题库800-1000.docx VIP
-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词汇表 1-8册(1).doc
- GB/T 5686.7-2022锰铁、锰硅合金、氮化锰铁和金属锰 硫含量的测定 红外线吸收法和燃烧中和滴定法.pdf
- 河北省石家庄市2024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含答案).pdf VIP
- 全国卷书面表达说题比赛课件.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