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软件工程.doc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 + 软件工程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nd Automation&Software Engineering (七)学位课程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的学位课程 序号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1 0100103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I 2 0100103004.5 72 Ⅵ 3 0080105041-4 大学英语读写(B)Ⅰ-Ⅳ 8 128 Ⅰ-Ⅳ 008010541T-4T 大学英语听说(B)Ⅰ-Ⅳ 8 128 Ⅰ-Ⅳ 0120199005-6 大学英语口语Ⅰ-Ⅱ 4 64 Ⅲ-Ⅳ 0070107003-4 高等数学(B)Ⅰ-Ⅱ 11 176 7 0070407001-2 大学物理(A)Ⅰ-Ⅱ 7.5 120 -Ⅲ 8 0120308007 C语言程序 64 Ⅱ 9 0040108001-2 电工与电子技术(A)-Ⅱ 6 96 Ⅲ-Ⅳ 10 0010108001-2 现代工程图学Ⅰ-Ⅱ 6 96 11 0030608003 理论力学 4.5 72 Ⅳ 1 0030608005 材料力学(B) 4.5 72 Ⅴ 1 0010308003 机械设计基础(A) 6 96 Ⅵ 1 0010308005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 2 32 Ⅶ 1 0010508001 液压与气压传动 2.5 40 Ⅶ 1 0010208003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B) 3 48 Ⅶ 0010908002 机电传动控制 2.5 40 Ⅶ 0010708001 数字化设计与制造 3.5 56 Ⅶ 0010908003 数控技术与编程 3 48 Ⅶ 合 计 软件工程专业的学位课程 序号 课程编号 课 程 名 称 学分 学时 学期 1 0100103001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 3 48 I 2 0100103004.5 72 Ⅵ 3 0080105041-4 大学英语读写(B)Ⅰ-Ⅳ 8 128 Ⅰ-Ⅳ 4 008010541T-4T 大学英语听说(B)Ⅰ-Ⅳ 8 128 Ⅰ-Ⅳ 5 0120199005-6 大学英语口语Ⅰ-Ⅱ 4 64 Ⅲ-Ⅳ 6 0120299014-6 基础日语Ⅰ-Ⅲ 12 192 Ⅴ-Ⅶ 7 0070107003-4 高等数学(B)Ⅰ-Ⅱ 11 176 8 0070407001-2 大学物理(A)Ⅰ-Ⅱ 7.5 120 Ⅱ-Ⅲ 9 0040108001-2 电工与电子技术(A)Ⅰ-Ⅱ 6 96 Ⅲ-Ⅳ 10 0121008012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 64 Ⅲ 11 0120508104 数据结构 64 Ⅲ 12 0120408048 操作系统 3 48 Ⅳ 13 0120508010 C++程序设计 3 48 Ⅲ 14 0120408040 计算机网络 3.5 56 Ⅴ 15 0120908012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3.5 56 Ⅴ 16 0120808007 软件工程 3 48 Ⅵ 嵌入式系统方向 嵌入式inux操作系统 3.5 56 Ⅵ 18 0121008014 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 3 Ⅳ 合 计 软件项目管理方向 3 48 Ⅵ 20 0120808009 UML 3 48 Ⅳ 合 计 (八)指导性学时安排计划 学 年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第五学年 学 期 Ⅰ Ⅱ Ⅲ Ⅳ Ⅴ Ⅵ Ⅶ Ⅷ Ⅸ Ⅹ 教学周 理论教学周 14 18 16 14 18 16 16 0 0 实践教学周 4 0 2 4 0 2 2 20 17 理论教 学学时 352 368 354 308 350 304 316 0 0 实学时 40 94 94 52 98 88 44 16 0 学 分 31.5 29 30.5 30 32 31.5 25.5 21 17.5 周学时 28 26 28 26 25 25 23 - - (九)文化素质和创新能力培养 1.增强学生文化素质的培养。教学计划中开设文化素质类课程,同时开辟第二课堂,营造和活跃工科院校的文化氛围,丰富文化生活,提高文化品位,使学生受到优良的校园文化的熏陶。 2.鼓励学生参加各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文娱、体育及各种文学艺术类社团的活动,参与多种形式的生产、社会实践和人文社科类系列讲座或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学分。 3.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加强学生现代设计思想、方法和科研能力的训练以及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把培养创新能力融合与教学的全过程之中。此外,在二、三年级选拔一些基础好能力强的学生,指定专业教师指导其科研训练,从中发现部分有个性和专长的学

文档评论(0)

youbika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