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大悟夏家河遗址发掘简报解释.pdf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4 一、前言 夏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大悟县高店乡夏 河村,是一处独立于周围河畈的不规则椭圆形 土墩遗址,高店河由东向西从遗址北部经过 (图一)。遗址高出周围低地 3~4.5 米,整个台 地全部由文化层堆积而成。遗址总面积约 4000 平方米。中心坐标北纬 31°35′30.5″,东经 114° 12′11.3″,海拔 78 米。夏家河遗址在第二次全 国文物普查时发现。2008 年 11 月~12 月,为 配合郑(州)武(汉)高速铁路建设,湖北省文物 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 掘 5×5 平方米探方 9 个,发掘面积 225 平方米 (图二)。 湖北大悟夏家河遗址发掘简报 摘要:夏家河遗址位于湖北省大悟县高店乡夏河村,2008 年 11 月~12 月,为配合郑(州)武(汉)高速铁 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所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包含新石器时代和西周两个时期的文 化遗存。新石器时代遗存发现有石家河文化晚期的瓮棺和房址,出土器物有鼎、钵、高领罐、缸、擂钵 等。西周时期遗迹多为灰坑、烧土堆积和房址,从鬲、罐、盂、豆等器物组合和形态来看,相当于西周晚 期。 关键词:夏家河遗址;石家河文化晚期;西周晚期 中图分类号:K871.1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0327(2011)02-0014-20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湖北 武汉 430077) 江汉考古 2011.2/总第 119 期 考 古 发 现 图一 夏家河遗址位置示意图 收稿日期:2011-03-10 图二 探方位置图 15 图三 遗迹总平面图 16 发掘区域按象限法布方,第一 象限为东北区(EN),第四象限为东 南区(ES),发掘区域分别位于遗址 的西北部和东南部,台地西北部布 探方 7 个,东南部 2 个。文化堆积 主要属于新石器时代晚期和西周时 期的遗存,发掘共揭露出房址5座、 灰坑 3 个、灰沟 2 条、红烧土遗迹 4 个、瓮棺葬 1 座(图三)。 二、地层堆积 由于两处发掘区域距离较远, 没法统一地层,只能分区统一。结 果表明,西北部地层堆积较厚,可分 14 层,东南部较浅,可分 11 层,现 分别以 ENT0402 南壁和 EST1109 南壁为例说明。 ENT0402 南壁(图四): 第 1 层:厚 10~25 厘米。灰褐 土。富含植物根茎,土质疏松。为 现代耕土层。在全方皆有分布。 第 2 层:距地表深 10~25 厘米,厚 55~125 厘米。灰褐土,夹有零星草木灰及烧土颗粒, 土质较为疏松。出土物中以早期陶片居多,偶 尔可见有青花瓷片。在全方皆有分布。 第 3 层:距地表深 75~130 厘米,厚 0~100 厘米。灰黄土,较纯,略呈砂性。出土物较少, 可辨器形有鬲足。除在西北角局部有缺失外, 全方皆有分布。 第 4 层:距地表深 60~205 厘米,厚 20~40 厘米。黑色土,富含草木灰烬,土质疏松,湿度 较大。出土物以红陶、灰陶为主,可辨器形有 鬲,饰绳纹。在全方皆有分布。该层下有烧土 遗迹 2 处。 第 5 层:距地表深 110~225 厘米,厚 5~30 厘米。灰褐土,夹较多细碎的烧土颗粒,土质 较为疏松。出土物很少,只有少数红陶、灰陶 片。在全方皆有分布。 第 6 层:距地表深 190~230 厘米,厚 0~20 厘米。黄沙层。未见出土物。仅分布于南部 及东部。该层下遗迹有烧土 4。 第 7 层:距地表深 150~280厘米,厚 15~40 厘米。黑色土层,含大量灰烬,土质疏松。全 方皆有分布。出土物较多,以泥质陶稍多,泥 质黑陶、灰陶,夹砂灰陶、黑陶。可辨器形有鬲、 罐、器盖。纹饰以绳纹为主,另有压印纹、附加 堆纹、弦纹等。 第 8 层:距地表深 170~325厘米,厚 25~90 厘米。灰黑土,较第 7 层土色稍淡,也含较多 草木灰,土质疏松。全方皆有分布。该层下遗 迹有 H2。 第 9 层:距地表深 315~325 厘米,厚 0~50 厘米。褐色土,略呈棕色。分布于南部局部区 域。开口于此层下遗迹有 F4。以泥质陶稍多, 泥质灰陶,夹砂灰陶,泥质黑陶。可辨器形有 鼎足、罐、盆等。陶片以素面为主,纹饰有篮纹、 按窝纹、网格纹、附加堆纹等。 第 10 层:距地表深 250~310 厘米,厚 25~140 厘米。黄色土,含较多似铁锰质的红色 斑点,结构较紧密,土质较硬。在全方皆有分 图四 ENT0402 南壁剖面图 17 布。出土陶片以泥质陶为主,泥质黑陶、灰陶。 夹砂黑陶。可辨器形有豆、鼎足、盆等。陶片 以素面为主,另有篮纹、弦纹、刻划纹等。 第 11 层:距地表深 335~490 厘米,厚 10~40 厘米。灰黄土,较第 10 层,土色暗淡无 光,土质疏松。全方皆有分布。 第 12 层:在本方缺失。 第 13

文档评论(0)

1112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