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讲地槽说摘要.pptVIP

  1. 1、本文档共4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山期(晚期) 地壳以正向运动为主(地槽造山,Orogeny),形成褶皱山脉和一系列与山脉平行的压扭性构造,同时有大量中酸性岩浆活动。 (1)原理 4 地槽迁移与大陆扩张 北美地台基底岩石的年龄自大陆中心向外逐渐变新,指示地槽带的迁移和大陆面积的不断扩大(大陆扩张)。 (2)地槽迁移(大陆扩张)实例1—北美洲 北美地台基底构造及年龄图, (据Spencer,1977改编) (3)实例2—欧亚大陆 围绕几个古老地台(西伯利亚地台、中朝-塔里木地台、扬子地台等,地槽不断向外迁移,造成大陆面积的不断扩大。 据黄汲清等,1980,改编) 5.地槽的沉积建造 自下而上: (1)陆源碎屑建造(硬砂岩建造)-硬砂岩、页岩 (2)碳酸盐建造-海相灰岩、泥灰岩,碳质、沥青质高 (3)细碧角斑岩建造-海相中玄武岩,角斑岩、细碧岩、放射虫岩、硅质岩 (4)复理石建造-浅海相碎屑岩为主,厚度大,韵律清晰,冲刷面发育 (5)磨拉石建造-陆相(主要为山麓相、河流相等),以砂、砾岩为主,与下伏建造常为不整合接触 5.地槽的岩浆建造 地槽期:基性超基性喷发为主—蛇绿岩套(Ophiolite)。发育完整的蛇绿岩包括:(l)超镁铁质杂岩,由不同比例的二辉橄榄岩、方辉橄榄岩和纯橄榄岩组成;(2)堆晶辉长质杂岩;(3)镁铁质席状岩墙;(4)镁铁质火山杂岩,主要为枕状玄武岩,常见枕状构造;(5)与蛇绿岩伴生的岩石有富钠喷出岩、硅质岩等。    (Simplified after Brown 1999) Appalachian造山带中的花岗岩类与混合岩 造山期;花岗质岩浆活动,以深成作用为主,岩性主要为偏中性岩类,通常称为TTG组合,即Trondhjemite(奥长花岗岩)、Tonalite(英云闪长岩)、Granodiorite (花岗闪长岩),标志大陆地壳的形成。 6.地槽演化过程的恢复 过程:历史与逻辑的统一 (1)几个相关概念 沉积环境:沉积体形成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影响其形成或存在的各种因素(环境因素)的总和 沉积相:沉积环境的物质体现 沉积建造:特定大地构造环境中形成的沉积相组合 (2)方法学依据:将今论古(The present is the key to the past—A. Gaikie,1905) 将今论古-历史(纵向)比较法 (以河流作用为例) 河流形成条件: (a) 有水的存在 (b)有允许水体流动的地形条件 河水流动的原因:重力对水质点的作用 现代河流沉积(已知)/现代河流水环境(已知) 古代河流沉积(已知)/古代河流水环境(未知) 前提:重力对水质点的作用古今不变 将今论古方法的应用: A: 沉积物 沉积相 沉积环境 B: 沉积相纵向变化 环境随时间的变化 C: 沉积环境变化的原因:内外动力的综合作用 方法学:构造-地貌(沉积)相关法 (内动力:地面起伏 外动力:地面夷平) (3)恢复地槽演化过程的逻辑思路 陆源碎屑建造阶段-地槽开始沉降 碳酸盐建造阶段-海水漫入,次深海相 细碧角斑岩建造阶段-沉降到最大,基底断裂, 岩浆喷溢 复理石建造阶段-地槽振荡回返,构造活动频繁 磨拉石建造阶段-褶皱山脉形成 (4)地槽演化过程的恢复 第一章 沉积大地构造 ——槽、台、洼系统 一 研究简史 1. 沉积岩的形成 山脉是大陆上最宏伟的地貌形态。大陆的山脉往往由褶皱了的沉积岩构成,因而,作为组成岩石圈的“三块石头”之一的沉积岩,最早吸引人类的注意和触发人类对其成因的思考。 云南玉龙雪山顶上褶皱的沉积岩 沉积岩中尚含有大量生物化石,由此更加触发了人类对其形成的好奇心。我国南宋学者朱熹(1130-1200)即有:“高山有螺蚌壳,或生石中,此石即旧日之土,螺蚌即水中之物。下者却变为高,柔者却变为刚。此事思之深,可有验者 。”—《朱子语类.卷九四》 (苍山为海,沧海为田)—方法学问题 在十六世纪中叶,意大利沃罗纳城建中发掘出大量化石,在宗教束搏下的欧洲,自然现象的解释均以《创世纪》为依据,以教规为准绳。 “学者们的天才和精力完全浪费在辩论和证明两个简单的问题上:第一,化石原来是否属于活的动物;第二,如果接受这种观点,那么这种现象能否用诺亚洪水来解释”(莱伊尔,1873)。 Charles Lyell(莱伊尔)简介   2. 莱伊尔与均变论 (Actualism) 1797年于苏格兰法弗夏区金诺镇。1814年进入牛津大学学习数学和古典文学,并选修地质学课程。法学院毕业后,莱伊尔放弃律师工作,热衷于地质学研究,完成名著《地质学原理》,成为了现代地质学的奠基人。 “在地球的一切变革过程中,自然法则是始终一致的;……河流和岩石,

文档评论(0)

xuefei11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