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五章
透镜及其应用
一、中间厚,边缘薄的透镜叫凸透镜;
中间薄,边缘厚的透镜叫凹透镜。
例1、下列各图中是属于凸透镜有: ,
属于凹透镜有: 。
例2、远视镜片是 透镜;
近视镜片是 透镜。
ACD
BEF
凹
凸
凸透镜
凹透镜
对光有会聚作用
对光有发散作用
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二、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
例1、画出下列各图的折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例2、请根据光线的折射规律确定透镜的类型。
2f
2f
u=2f
u=f
照相机
投影仪
放大镜
烛焰、透镜、光屏的中心要在同一高度
三、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1、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这是照相机的原理。凸透镜成缩小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大于2倍焦距,即u>2f。
2、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时,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2倍焦距是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
3、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与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幻灯机的原理。
凸透镜成放大实像的条件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在2倍焦距和焦距之间,即f<u<2f。
4、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时,成正立、放大的虚像,这是放大镜的原理,凸透镜成放大虚像的条件是: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小于焦距,即u<f。
5、凸透镜成像的规律:
A、 2倍焦距是成缩小实像和放大实像的分界点;
B、 焦点是成实像和虚像的分界点;
C、 物距增大,像距减小,像也减小;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也增大。
例1、在凸透镜成像的观察实验中,已知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5cm处,则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B、正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例2、对学习过的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以下是小洋学习了关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的知识后,总结出的关于实像和虚像的一些特点,其中错误的是( )
A.虚像不可以用光屏承接 B.虚像可以是正立的,也可以是倒立的
C.实像一定能用光屏承接 D.实像可以是放大的,也可以是缩小的
A
B
例3、在做观察“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物体放在距离凸透镜60cm处,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A 、20cm B、30cm C 、60cm D、80㎝
例4、某同学用焦距为10㎝的凸透镜去观察书上的文字,所成的像如图1所示,则文字到凸透镜的距离为( )
A、25㎝ B、15㎜ C、6㎝ D、12㎝
例5、无人售票车上都安装了“车载电视监控器”,该装置中的摄像头的工作原理相当于 透镜成实像。
例6、风景秀丽的眉山森林公园内严禁游客随地丢弃饮料瓶。这不仅是为了保护环境,更重要的是因为透明圆塑料瓶装水后相当于一个_____镜,它对太阳光具有______作用,可能引起森林火灾。
A
C
凸
凸
会聚
例7、用放大镜观察小蚂蚁的形体时,蚂蚁到放大镜的距离应______放大镜的焦距(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透过放大镜看到的蚂蚁是正立、放大的___像。
例8、物体到凸透镜的距离为8cm,焦距为5cm,则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为 、 的 像。
例9、把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在离凸透镜10cm的纸上得到一个很小的亮点,那么当一物体位于此凸透镜前2.5m 处,则从另一侧光屏能得到 、 的 像。
例10、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呈圆孤形,这样就可看清体温计内极细的水银柱,以便于读数,这是因为圆 孤形玻璃的作用相当于 ,使我们能看到水银柱放大后的 像。
小于
虚
倒立
放大
实
倒立
缩小
实
凸透镜
虚
例11、物体在照相机底片上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例12、在幻灯机银幕上所成的像是 、 的 像。
例13、物体从8f处向2f处移动的过程中,像始终是 像,但像逐渐 。
例14为了防盗,在门上装上一个“猫眼”,使屋内的人能看清屋外的人是一个正立缩小的像,屋外面的人却看不清屋内的人,则“猫眼”应该是( )
A、凸镜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