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docVIP

精品解析:陕西省黄陵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第四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原卷版).doc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 1. 2014年春节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了一档名为“家风是什么”的节目。传统中的“忠孝传家”“耕读传家”是家风的重要内容。下列关于“忠孝”“耕读”观念形成原因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忠”与世袭制紧密相关 B. “孝”与宗法制紧密相关 C. “耕”与农本思想紧密相关 D. “读”与科举制紧密相关 2.公元前246年秦国修建郑国渠之后,该灌区面积为4万余顷,粮食亩产达到6石4斗,而当时其他诸侯国粮食单产普遍只有1石5斗左右。这反映出( ) A.粮食在民间的价格随之降低 B.其他诸侯国社会经济大幅度衰退 C.秦国农业生产技术进步较大 D.农业发展为秦国统一奠定了物质基础 3.孟子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苏格拉底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他们所述的共同目的是( ) A.重视对人自身的研究        B.强调教化对人的作用 C.实行民主政治          D.实现人际关系的和谐 4.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发出这样的感叹:“中国科举制度是世界各国中所用以选取真才之最古老最好的制度。”甚至称之为“中国第五大发明”。从时代发展以及创立角度看,该“发明”的着眼点在于( ) A.强化君主专制,培养忠臣顺民 B.弘扬儒学正统,约束官吏言行 C.防范武将专权,完善官僚体制 D.抑制门阀势力,加强中央集权 5. “在罗马人的观念里,法律应该是不断发展的。要用法规和客观的判决而不是个人的心血来潮来调和社会的各种关系……罗马法律也促进了普遍意义上的公平。”这反映了罗马法( ) A.保持习惯法传统 B.强调维护民主法治的重要意义 C.崇尚自由和理性 D.追求客观公正的解决现实问题 6. 1900年9月,英、法、德、意四国侵略军以“未按职分保护外国人”等罪名在保定处斩三位清政府官员,对此,清政府抗议道:“即使中国官员有办理不善之处,应交中国自行处分,何得侵我自主之权?”对此,以下解读正确的是( ) A. 侵略军这一行为的依据是《辛丑条约》   B. 反映了中国正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境地 C. 表明了清政府强烈的主权意识      D. 说明了清政府已失去对地方政府的控制 7. “它在近代条件下,给农民革命提示了一条真正摆脱传统羁绊,甩开落后思想,继续前进的方向和道 路”。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扶清灭洋”口号 D.民生主义 8.截至1894年,外资在华企业不过一百余个,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2 800万元。而到了1894年至1914年,外国在华工业投资总额约1 106万美元,较1894年前工业投资扩张了近8倍。(徐继玲《近代德国在华企业投资述略》)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经济政策的调整 B.工业革命的推动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D.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9. 有学者认为:“在近代中国,没有哪一个事件能像义和团运动那样,包含着如此多的相反的信息、相反的价值和互相冲突的目标,‘价值’与‘理性’、善与恶在这里是如此的纠结,其界限是如此的模糊。”此观点认为义和团运动( ) A.混淆了进步与落后的界限 B.道德上的肯定是其主要方面 C.历史真相不明,难以评价 D.体现了文明冲突的复杂性 10. 《中国的近代化》一书写道:“学生、平民和城市精英从中国沿海地区向内地的被迫撤退,造成促进‘心理统一’的强大压力,并加强了过去联系微弱的中国社会各阶层之间的认同感。”这里描述的是( ) A.国民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的革命热情 B.土地革命调动了各阶层人民积极性 C.抗日战争使中国文化中心发生转移 D.抗日战争使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增强 11. 下图是中国近现代四种经济形式的发展走势示意图,其中1所代表的经济形式是( ) A.洋务企业 B.民族资本企业C.外国资本企业 D.官僚资本企业 12.创刊于1861年的《上海新报》称:“因上海地方五方杂处,各商贾者或以言语莫辨,或以   音信无闻,以致买卖常有阻滞。”出版报纸“贵乎信息流通”,“可免经手辗转宕延,以及架买空盘之误。”可见《上海新报》创办的目的是( ) A.报道国内外大事 B.娱乐大众C.宣传政治主张 D.传播商业信息 13.下图反映了中国近代史上两次历史性的巨变,对两次巨变共同点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 B.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政体 C.成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jdy261842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分享好文档!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