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一章 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第一节 教育问题概述;一、社会问题与教育问题的关系 (一)社会问题的含义 社会问题广义上指是对社会生产和生活产生重大影响的社会矛盾。狭义上是指在社会变迁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关系失调乃至冲突,致使人的正常生活和社会进步发生障碍,引起人们普遍注意,并需依靠社会力量予以解决的问题。 社会问题的实质是“社会失调”,包括社会结构、社会制度、社会控制、社会功能、社会活动、社会关系、社会心理、社会观念等各方面的失调。;社会问题和社会危机的差异;(二)社会问题与教育的一般关系;二、教育问题的含义及其特征 广义的教育问题泛指与“教书育人”有关的一切问题。 狭义的教育问题特指社会变迁过程中出现的,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不利于人的培养和发展,不利于社会发展和稳定并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解决的教育中的不协调现象。;构成教育问题的四个要素: (1)必须有一种或数种教育现象出现失调情况; (2)这种失调影响了许多学生的学习生活; (3)这种失调引起了社会许多人员的注意; (4)这种失调必须动员社会力量才能予以解决。 教育问题的特征: (1)普遍性;(2)变异性; (3)历史性;(4)反复性; (5)多元性;(6)潜伏性。;三、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 1、教育病理学; 2、社会解组论; 3、文化失调说; 4、价值冲突说; 5、失范说; 6、标签说; 7、社会建构说; 8、综合要素说。 文化失调说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文化要素,由于各自的变迁速度差异而造成的文化整合与平衡遭到破坏的现象。;第二节 社会转型期的教育问题 一、结构性教育问题(非一次性) 1、社会稳定时期的结构性教育问题 2、社会剧变时期的结构性教育问题 二、跨时空性教育问题 在不同国家、不同时期重复出现的教育问题。尽管在不同社会制度下存在不同的教育问题,但还有一些教育问题属于社会形态的因素,如因人口结构失衡导致的教育结构失衡、教育浪费问题、教育滞后问题等。 ;三、伴生性教育问题 伴随着社会发展而出现的教育问题。经济发展的差异带来了贫富差距的扩大,从而形成教育机会不均等的新问题;就业制度的改革对原来的专业设置的冲击;改革开放的同时带来的东西文化的碰撞,导致价值观念的紊乱;社会流动的加快带来的流动人口子女的教育问题等。例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学生职业择向案例严重失衡、人才流失问题、手机色情游戏等。; 四、失范性教育问题 社会的剧变和转型过程都可能带来“失范”现象,在教育领域失范性教育问题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 一是学校中乱收费、乱摊派、乱罚款的“三乱”是社会转型时期特有的失范性教育问题。 二是师生的失范行为是另一类严重的失范性教育问题。;;;案例讨论:“校长下跪” 折射当今教育的无力感 ; “校长跪学生”反映出当前老师对学生影响力和控制力的衰弱,尤其是对一些没有“追求”的学生,基本上陷入了规劝无力的困境中。 从古至今,总有学生不能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总有学生被血液中骚动的因子诱向他途而耽误学业,但在传统教育体系中,师道尊严的观念深入人心,老师凭借天然的权威性和循循善诱的说服力,能让很多学生认识到攻读的必要性,从而主动向学。对于冥顽不灵的学生,老师还可以动用早已为家长和社会所认可的惩戒权,恩威并施地迫使学生把心收回来。虽然不能说权威性和惩戒权是无坚不摧的利器,但总归是把很多“脱缰的野马”赶回了正道。 ; 问题是,随着社会的变迁,“师道尊严”的口号虽然响亮,却不再是人们铭刻于心、践之于行的金科玉律。随着独生子女数量的增长,家长对孩子的珍视和娇纵日甚一日,不但老师体罚学生的行为遭到人人喊打,就连老师正常管教学生的权力也在一次次冲突后,悄悄地缩了水。对于执意不学的孩子,老师还真是没有什么“杀手锏”。在很多情况下,很多老师就采取了听之任之的态度,而那些责任心强的老师,就只能苦口婆心或者低声下气地“感化”学生。这种哀求、劝说发展到极致,就是周校长的下跪之举。 ; 表面上看起来,“校长跪学生”使学风明显好转了,但这恐怕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在校长惊世骇俗的一跪后,学生们一时惊呆了,感动了,恻隐了,收敛了,这都是人之常情。但学生们内心是否真的明白了课业的重要性,还打着问号。时间长了会不会故态复萌,也很难说。反过来想一想,如果周校长的举动能够化腐朽为神奇,他可能就不必一跪再跪了。 问题: 1“有人说,校长向学生下跪有辱人民教师的尊严”,元芳,你怎么看? 2.校长下跪是否有悖常理,讨论:你认为的教师失范行为有哪些?;五、标签性教育问题 “8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