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煤粉制备系统及设备——锅炉原理课件详解.ppt

第4章煤粉制备系统及设备——锅炉原理课件详解.ppt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 煤粉制备系统及设备;第一节 煤粉的性质;影响煤粉自燃的因素 挥发分:Vdaf10%,无爆炸危险 20%,容易自燃,爆炸可能性大 煤粉细度:0.1mm的颗粒基本不爆炸 煤粉浓度:1.2~2kg/m3(最危险) 温度:低于着火温度 煤粉在管内的流速(16~30m/s):过低沉积,过高电火花;煤粉的水分 对煤粉流动性与爆炸性有较大的影响,水分太高,流动性差,输送困难,且易引起粉仓搭桥。同时也影响着火和燃烧。水分太低易引起自燃或爆炸,同时干燥耗能增加。磨煤机出口的煤粉水分反映在磨煤机出口风温上。;煤粉的细度;我国常用筛号相关数据;;经济煤粉细度 燃烧:煤粉愈细,着火愈迅速完全,q4损失越小;可减少过量空气系数,q2小,锅炉效率越高; 制粉:磨煤电能消耗qN;金属消耗qM。 经济煤粉细度: min(q2+q4+qM+qN);Date;影响经济煤粉细度因素;均??性指数n;;煤粉细度对锅炉运行的影响 ;造成煤粉粗的原因 ;第二节 锅炉机组常用磨煤机;一、低速磨;结构:磨煤部件为一个直径2~4m、长3~10m的圆筒,筒内装有适量直径为25~60mm的钢球。筒体内壁衬装波浪形锰钢护甲。筒身两端是架在大轴承上的空心轴颈,一端是热空气与原煤的进口,另一端是空气与煤粉混合物的出口。 工作过程:筒体由低速同步电机带动旋转,钢球和煤块被筒内护甲带到一定高度,然后落下撞击煤,并使煤受到挤压和研磨。磨好的煤粉被干燥的热空气从筒体内携带出。;Date;影响钢球磨工作的主要因素 钢球磨煤机的临界转速和工作转速;临界转速:;钢球充满系数;护甲:摩擦系数影响钢球与筒体的相对滑移;工作50000小时后的研磨区护瓦;钢球直径 钢球直径太小,下落撞击作用力太小,对煤粉没有粉碎作用; 钢球直径太大,钢球数量少,则对煤的砸击点和碾磨表面都将减小。 钢球直径在一定范围内,磨煤出力与钢球直径的平方根成反比,金属磨损量与直径一次方成反比。 钢球直径不宜大于60mm,直径50mm左右的钢球对大块煤具有较强的砸击力,磨煤出力较大,且金属磨损量低。 根据煤种及磨煤机工作条件,将直径40、50、60mm的钢球按比例搭配使用,则会有较好的磨煤效果。 球磨机运行中,由于磨损,钢球直径变小,为维持一定载球量和磨煤出力,应定期补加钢球,球径磨损到20mm以下,应过筛更换。;Date;风量过小:磨煤出力低 风量增加,磨煤出力增加,磨煤电耗降低,通风电耗增加 风量过大:粗粉分离器循环量大,输粉电耗高 最佳通风量:;较少时:空撞磨损 增加:出力增加 过大时:下落高度减少 运行中都是通过控制磨煤机的进出口风压差和磨煤机电流,保持煤位在较佳位置。 ;1)煤种适应性好,几乎可磨各种煤 2)可磨冲刷磨损指数Ke3.5的煤,虽金属磨损量大,但不停机添加钢球,若中速磨需停机更换磨损部件 3)对煤中“三块” 铁块、木块、石块不敏感 4)对煤的干燥能力强,与中速磨相比,可磨高水分煤 5) 结构简单,可靠性高,易维修 6) 设备庞大、投资高、占地大、运行电耗高、金属磨损大、噪音大, 一般在其它磨不能应用的场合才选用。 球磨机磨煤时功率消耗与无煤空载功率相差无几。磨制无烟煤时,磨煤功率消耗甚至低于空载功率消耗。磨制其它煤种,磨煤功率消耗仅比空载增加5%。因此,球磨机宜连续满负荷运行。;磨制高灰分、高腐蚀性煤以及要求煤粉细度较细的情况下,由于系统简单、维护方便,运行可靠,广泛应用。 结构特点与工作原理 双进双出球磨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与单进单出球磨机类似。其筒体是一个装有锰钢或者铬钼钢护甲的圆筒,两端为空心轴,分别支撑在两个主轴承上。它的两端空心轴颈既是热风和原煤的进口,又是气粉混合物的出口,从两端进入的干燥介质气流在磨煤机筒体部位对冲后反向流动,携带煤粉从两个空心轴流出,进入煤粉分离器,形成两个互相对称的严密回路,因此称双进双出。;BBD1-粗粉分离器与磨煤机为一个整体 BBD2-粗粉分离器与球磨机分开布置;BBD2;;进/出室材料流 1—研磨空间 2—进煤管 3—进煤螺杆输送机 4—中心筒 5—上升管;结构:双磨带螺旋输送机,单磨不带 风粉混合物的流向:双磨两端,单磨一端 占地:双磨较小 电耗:双磨较小 风煤混合位置:双磨在磨内,单磨在落煤管内 煤粉分配和管道阻力平衡:双磨出口多,分配均匀,阻力小;可靠性、可用率高:磨煤机本身几乎为0,制粉系统事故率1% 维护简便,维护费用低 出力稳定 有效磨制坚硬、腐蚀性强的煤(HGI50,A40%) 储粉能力强(10~15min) 煤种适应性强(但螺旋输送机对杂物限制比一般的球磨机严格) 在较宽的负荷范围内有快速响应能力(每分钟20%负荷)。双进双出钢球磨煤机的出力不是靠直接调整给煤机来控制,而是靠调整通过磨煤机的一次风量控制。由于筒内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