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直选议员是免费午餐派-立法局出现直选议员后对公共财政
直選議員是免費午餐派?
-立法局出現直選議員後對公共財政政策的挑戰
周柏均
(原載《選舉與議會政治- 政黨崛起後的
香港嶄新政治面貌》)
自八十年代本港推行代議政制開始,不少學者和商界人仕均認為一旦立法局
引入直選議員後,會對政府的公共財政政策產生不良的影響,他們認為直選議員為著
討好選民,一定會要求政府大派免費午餐,直選選員會利用政府的公共開支向選民
「購買」選票。究竟這種現象是否正在出現?直選議員如何利用本身的力量,挑戰港
府的公共財政政策?
今年三月底,立法局一如以往 150 多年,通過港府每年提出的財政預算
案。這是財政司麥高樂,在任內最後的一份預算案,亦是由他提出四份算案中獲得最
多支持票的一份,一共有 48 位議員支持。過幾份預算案議員的支持程度,可參閱表
一。今年麥高樂更在預算案中提出「共識資本主義」這個新概念,顯示自 91年立法局
出現直選議員後,政府仍然可以堅守固有的理財原則。
表一:立法局議員對麥高樂任內四份預算案的支持程度
投 票 取 向
年 度
支 持 反 對 棄 權
92/93 36 18 2
93/94 20 1 12
94/95 44 1 2
95/96 48 1 1
但麥高樂並沒有提及由他草擬的第一份及第二份財政預算,是歷來獲得最多
反對和棄權票的預算案。當時,港府與各政黨曾為預算案進行多場十分激烈的爭鬥。
自立法局引入直選後,催生政黨政治,本文嘗試從過去幾年立法局審批財政算案的過
程,剖析港府、議員與政黨間的盤算、策略和互動。
預算案諮詢程序的確立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議會制度政治權力的擴展,主要是由控制公共財政而
來。在中古時代,英國君主希望透過平民院,籌措更多施政經費。平民院於是利用這
個機會,逐漸建立權威,確定資金的籌措須先對人民的冤情予以賠償。由於近代政府
事務雜複,所以預算案的編制和提議是由行政部門負責,但決定權依然由國會掌握。
預算案的控制權,一直是國會控制君主特權,以至近代行政部門權力時最基本的權
力。
2在立法局出現直選議員前,香港財政預算案的制定過程十分封閉,完全受著
殖民地獨裁思想所指導。在八十年代後期,壓力團體政治十分普遍,關注團體大都採
取聯盟或聯席會議的形式,增加本身的聲勢和代表性。在 1990/91及 1991/1992年
度的財政算案中,由於政府大幅增加間接稅;市民更害怕政府為應付大型基建的開
展,而會擴大稅基,當時民間團體曾多次發動大型抗議行動,要求立法局議員對預算
案投反對票。
在 91年3月,即將卸任的財政司翟克誠提出一份 12 項加稅建議的預算案,
即時受到輿論和立法局嚴厲的抨擊。雖然預算案最終獲得通過,但在多條與預算案有
關的稅收條例二讀及三讀時,竟有議員破天荒提出修訂。翟克誠在面對公眾壓力下,
唯有將香煙稅率的增幅,由兩倍降至一倍。
財政司麥高樂在草擬 1992/1993年度預算案的手法,並未因立法局出現直
選議員而作出調整,財政司所做的,祗是在預算案公佈前接見政黨及民間團體,對他
們的意見更是敷衍了事。
1992/1993年度預算案引來巨大的回響,港同盟將街頭反對運動轉化成體制
內的抗爭行動,並且一度拉攏啟聯結盟,這份預算案差點兒被這兩黨聯手否決 (詳細
分析見下文)。
麥高樂在 1992/1993年度預算案的答辯中,表示在擬訂未來預算案時,將
會及早與議員溝通。麥高樂在 1992年7月開始引入一個就預算案諮詢立法局議員的程
序。財政司首先諮詢議員對預算案支出部分的意見,而在每年10月左右,再就預算案
稅收部分進行諮詢。
其實,現時預算案的諮詢程序,十分粗糙和兒戲,程序開始時財政司會向議
員提供歷年政府收入和支出的背景資料,議員及政黨稍後便向政府提交「叫價清
單」,就政府收入和開支部分提出一系列的要求。財政司與議員和政黨會進行兩次正
式會面,但時間都是十分緊迫,雙方不會就預算案的理財原則和具體項目,進行詳細
討論。
除了主要稅收項目如免稅額、稅階和利得稅中有比較確實的建議數字外,政
黨普遍向政府提出的要求,大都祗提方向性的建議:例如在某某政策範圍增加人手和
增加資源,不會提出資源分配的優先次序。議員將眾多含糊不清的要求交予政府,顯
示本身己盡了為民請命的責任,切實和困難的資源分配工作則留給行政部門負責。行
政部門亦樂於收到沒有優先次序的要求,可以隨意作出選擇。唯一的危險是當預算案
公佈時,立法局與行政部門所關注的重點可能出現重大的分歧。
自 1994/1995年預算案開始,政府在公佈預算案的同時,會向政黨派發一
份「成績表」,讓他們知道過往所提出的要求,政府採納的比率有多少。其實,這份
成績表不會就政黨所有的要求作出回應,而是有選擇性地就政府可以做到或者部分做
到的要求作出回覆。傳媒和政黨經常要在預算案公佈後作即時回應,這份成績表起著
誘導作積極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