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27讲人体内环境与稳态高三一轮复习讲述
一、人体的内环境(教材P2) 淋巴 组织液 血浆 体液 细胞内液(约占2/3 ) 细胞外液(约占1/3 ) 内环境 体内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1.体液: 人体内含有的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 体液之间的数量关系: 细胞内液组织液血浆淋巴 并不是就只有这三种,如脑脊液也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 CO2和代谢废物 (2)组织液、血浆、淋巴三者的关系(教材P3) 血浆 组织液 淋巴 双向渗透 细胞 O2和营养物质 单向渗透 内环境 淋巴循环 毛细血管壁 (3)组织液、血浆、淋巴的成分(教材P4) 1) 三者基本成分相同,实质都是盐溶液 2)所含成分含量不同 如血浆蛋白在血浆中较多,而在组织液和淋巴中很少 ①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等 ②代谢废物:CO2、尿素等。 ③其他物质:激素、抗体、组织胺、神经递质等 内环境中不存在的物质: 1.细胞内和细胞膜上的物质:如血红蛋白、H2O2酶、呼吸酶、解旋酶、DNA连接酶、聚合酶、载体蛋白等 2.人体外环境中的物质:消化道、呼吸道、尿道、泪腺、汗腺中的液体等 内环境中发生的生理过程: 抗原与抗体结合、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激素与受体结合(排除细胞内的生理过程和外界环境中食物的消化吸收) 1.下列哪项不是由人体内环境成分发生明显变化 而引起的病症 ( ) A.浮肿 B.手足抽搐 C.贫血 D.尿毒症 【对位训练】 C 2.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 、葡萄糖、氨基酸 D 拓展延伸:组织水肿产生的原因 1.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 到毛细淋巴管, 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2.营养不良时,血浆蛋白减少,使血浆浓度下降,水分 进入组织液. 3.过敏反应中组织胺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4.肾小球肾炎等疾病:会引起血浆蛋白流失到组织间 隙,引起水肿. 二、内环境的理化性质(教材p5) 主要包括: 渗透压、酸碱度、温度 1.渗透压: 大小取决于: 指溶液中溶质颗粒对水的吸引力. 溶液中溶质颗粒的数目. (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含量有关) 2. PH: 正常人血浆pH,维持在7.35-7.45之间; 缓冲物质:由一种弱酸和相应的强碱盐组成的。 如:H2CO3/NaHCO3 , NaH2PO4/Na2HPO4 内 环 境 组织细胞 食物 消化系统 营养物质 组织液 循环系统 氧气 二氧化碳 呼吸系统 泌尿系统 细胞只有通过 内环境 才能与外界进行 物质交换 三、内环境是细胞与 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教材P5) 四、内环境稳态及其稳态的调节机制(教材P8) 正常机体通过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使各个器官和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 1.概念: (1)血浆pH: (2)水分 、无机盐 (3)血糖: (5)体温: 2.调节: →渗透压 (0.9%) 7.35-7.45 80~120mg/dL 3.意义: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4.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37℃左右 渗透压 组织水肿 代谢废物 O2 抽搐 血糖 实质 调 节 基础 调节 机制 能力 大小 意义 是指各种成分和理化性质在一定范围内维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正常运行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其中侵入人体的病原微生物必须依赖免疫系统发现并将其清除 人体维持稳态的能力是有限的 当外界环境变化过于剧烈,或人体自身的调节功能出现障碍时,内环境的稳态就会遭到破坏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渗透压是维持组织细胞结构与功能的重要因素 2.适宜的体温和pH是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基本条件 3.正常的血糖水平是供给机体所需能量的重要保障 易 错 警 示 (3)内环境稳态调节中涉及三种物质分子,其来源及靶细 胞或作用部位不同 × × × √ × √ 实验十四 生物体维持pH稳态机制的实验探究 5滴0.1 mol/L pH 酸或碱的滴数 液体环境 教材P 9-11 自来水 缓冲液和生物材料 自来水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21课《动物过冬》11讲述.ppt
- 第23例材料蠕变实例讲述.docx
- 第22课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讲述.ppt
- 第22课《富饶的西沙群岛》讲述.ppt
- 第22课《诗两首》《天上的街市》《月亮船》讲述.ppt
- 第23讲T-SQL基础知识讲述.ppt
- 第22课科学和思想的力量(人教新版)讲述.ppt
- 第23课-自然之道(课件)讲述.ppt
- 第23章-旋转-复习课件讲述.ppt
- 第23章旋转第一节讲述.ppt
- 2025年中国保湿透明粉底液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移动式数控钻床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铝钱箱数据监测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铝芯塑料绝缘电力电缆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至2030年医疗专用显示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三用绞切机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悬臂式切粒机数据监测报告.docx
- 2025年中国销售网点地理信息系统数据监测报告.docx
- 中国休闲手袋制品行业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与投资风险分析2025-2028版.docx
- 2025年中国微电脑分条切片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