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相关网络技术基础知识讲述
第1章 相关网络技术基础知识 1.1 OSI参考模型 1.1.1 OSI参考模型的分层结构 图1-1-1 OSI参考模型 1.1.2 OSI参考模型中各层的作用 1.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网络层(Network Layer) 4.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会话层(Session Layer) 6.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1.1.3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图1-1-2 OSI参考模型中的数据封装过程 1.2 TCP/IP参考模型 图1-2-1 TCP/IP参考模型 1.2.1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图1-2-2 TCP/IP参考模型的层次结构 1.2.2 TCP/IP报文格式 1.IP报文格式 图1-2-3 TCP/IP报文封装 IP头部(报头)格式 图1-2-4 IP头部格式 2.TCP数据段格式 图1-2-5 TCP头部结构 3.UDP数据段格式 图1-2-6 UDP数据段格式 1.2.3 套接字 图1-2-7 常见协议和对应的端口号 1.2.4 TCP连接建立、释放时的握手过程 1.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 图1-2-8 TCP建立连接的三次握手过程 2.TCP释放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图1-2-9 TCP断开连接的四次握手过程 1.2.5 滑动窗口(Sliding Windows) 1.3 局域网技术 1.3.1 以太网概述 1973年,施乐公司(Xerox)-“以太网(Ethernet)”。 1979年,Xerox与DEC、Intel—DIX 1.0。 1980年2月,(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IEEE 802标准。 1982年,DIX 2.0。 1983年,Novell- 802.3 原始帧格式(802.3 raw)。 1984—1985年,IEEE 802.1~IEEE 802.5。其中,两种802.3帧格式-802.3 SAP和802.3 SNAP。 后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8802。 1.3.2 以太网技术概述 1.Ethernet地址 图1-3-1 Ethernet地址 2.CSMA/CD 逻辑链路控制LLC(Logic Line Control)子层 介质访问控制MAC(Media Access Control)子层 图1-3-2 LLC和MAC子层 1.3.3 以太网帧格式 Ethernet II即DIX 2.0:Xerox与DEC、Intel在1982年制定的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ARPA。 Ethernet 802.3 raw:Novell在1983年公布的专用以太网标准帧格式。Cisco名称为:Novell-Ether。 Ethernet 802.3 S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AP。 Ethernet 802.3 SNAP:IEEE在1985年公布的Ethernet 802.3的SNAP版本以太网帧格式。Cisco名称为:SNAP。 图1-3-3 以太网帧前导字符 图1-3-4 Ethernet II帧格式 图1-3-5 Ethernet 802.3 raw帧格式 图1-3-6 Ethernet 802. 3 SAP帧格式 1.3.4 IEEE 802标准系列 1.100BaseT 1995年6月,IEEE 802.3u标准所定义。 100Base-TX 100Base-F 100Base-T4 2.1000BaseT 1000Base-SX:使用芯径为50μm或62.5μm,工作波长为850nm或1300nm的多模光纤,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为260m和525m。 1000Base-LX:使用芯径为9μm、50μm或62.5μm,工作波长为1300nm的多模、单模光纤,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距离分别为550m和3km~10km。 1000Base-CX:使用150欧姆平衡屏蔽双绞线(STP),采用8B/10B编码方式,传输速率为1.25Gbps,传输距离为25m。 1000Base-T:使用4对5类非平衡屏蔽双绞线(UTP),传输距离为100m。 3.万兆以太网 2000年3月, IEEE 802.3ae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章操作系统ppt讲述.ppt
- 第1章土的物理性质和工程分类(我的课件)讲述.ppt
- 第1章常用机构功能介绍讲述.ppt
- 第1章数据仓库概述讲述.pptx
- 第1章微型计算机原理概述讲述.ppt
- 第1章数据库基础讲述.ppt
- 第1章晶体二极管讲述.ppt
- 第1章数字逻辑电路基础讲述.ppt
- 第1章机械安装与检修的基本知识讲述.ppt
- 第二章常考专题讲座(二)详解.ppt
- 《GB/T 32879-2025电动汽车更换用电池箱连接器》.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1649.2-2025粒度分析 图像分析法 第2部分: 动态图像分析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20899.9-2025金矿石化学分析方法 第9部分:碳量的测定.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中国国家标准 GB/T 33820-2025金属材料 延性试验 多孔状和蜂窝状金属高速压缩试验方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 《GB/T 45910-2025信息技术 生物特征识别模板保护方案的性能测试》.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