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堂建筑艺术漫谈.docx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堂建筑艺术漫谈

卓新平:教堂建筑艺术漫谈 资料来源:中国宗教?作者: 卓新平?时间: 2010-01-27 基督宗教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堂建筑形式,在人类建筑艺术中占有重要的位置。这种教堂建筑随着基督宗教的历史演进而不断改变、更新,从而体现出不同的建筑艺术风格。大体而言,教堂建筑经历了从最初的“地下教堂”和“宅第教堂”到“巴西里卡式”、“罗马式”、“哥特式”、“拜占庭式”、“斯拉夫式”、“文艺复兴式”、“宗教改革式”、“巴罗克式”、“罗可可式”,以及“新哥特式”等现代风格的发展。 “巴西里卡式”教堂基本特点为一种长方形的大会堂建筑形式。古罗马帝国时期,监察官波西乌斯于公元前184年在罗马市中心建成“巴西里卡·波西亚”大厅,这种建筑式样开始普及,成为罗马人贸易集会、审判案件、商讨军机之处的特有建筑。“巴西里卡”亦被作为长方形会堂建筑之特称。基督宗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后,基督徒曾对异教神庙或宽敞的建筑物加以改建利用,并模仿上述罗马城中长方形大会堂形式的建筑来建造教堂。这种教堂即称“巴西里卡”教堂,亦译“长方形教堂”,它在古代被认为是最完美的教堂建筑形式,在教会历史发展中曾流行数百年。巴西里卡式教堂的问世导致西方建筑艺术中首次出现一种典型的基督宗教建筑特色和风格,它曾影响西方古代建筑的发展走向,亦使不少民俗建筑受到启迪而获得创意,在风格上留有受其感染、影响之痕迹著名的罗马圣彼得教堂始建于324年,为巴西里卡建筑风格最为典型的代表,但该教堂在1506年被拆毁重建,此后建立的圣彼得大教堂保留至今,但已不具有巴西里卡原貌。今日尚存的罗马圣保罗教堂仍保留有不少巴西里卡建筑遗风和艺术特色,它始建于385年,19世纪遭火灾后得以重建。此外,4世纪在巴勒斯坦建成的伯利恒圣诞教堂,6世纪在拉文纳建成的圣阿波利纳教堂,也是典型的巴西里卡式教堂。“罗马式”教堂盛行于9至12世纪,代表着欧洲中世纪早期最主要的教堂建筑风格。罗马式建筑始于欧洲中世纪加洛林王朝时期,主要表现为基督宗教的教堂建筑和修院建筑,因模仿了古罗马凯旋门、城堡及城墙等建筑式样,采用了古罗马建筑中的券、拱结构,故有此名。罗马式教堂的建筑特色主要表现为具有厚实的石墙、狭小的窗户、半圆形拱门、低矮的圆屋顶、逐层挑出的门框、上部以圆弧形拱环为装饰、堂内形成交叉的拱顶结构,以及层处相重的连拱柱廊等,因其大使用立柱和各种形状的拱券、表现出饱满的力度和敦实的框架,而给人一种厚重、均衡、平稳之感。教堂内部光线暗淡,故易造成一种神秘、幽暗的气氛。罗马式教堂在整体布局上则表现为堂内占有较大的空间,横厅宽阔、中殿纵深,在外观上构成十字架形,以象征其基督宗教信仰。罗马式教堂在欧洲分布较广,其典型之例在意大利有建于1063年的比萨大教堂和建于1098年的米兰圣安布罗斯教堂,在法国有建于1070年的卡昂圣艾蒂安教堂和建于1080年的图卢兹圣沙宁教堂,以及普瓦蒂埃圣母堂和阿耳大教堂等,在德国有建于987年的美因茨大教堂和建于1110年的沃姆斯大教堂,在英国则有建于1133年的达拉姆大教堂等。“哥特式“教堂于12世纪上半叶在法国北部最先出现,随之流行欧洲各地,成为欧洲中世纪鼎盛时期最为典型的教堂建筑风格,从12世纪一直延续到16世纪,在欧洲乃至整个西方建筑史上有着巨大影响。哥特式教堂建筑的基本特点是以线条轻快的尖形拱门取代罗马式建筑中厚重阴暗的半圆形拱门式样,在教堂外部立有许多造型挺秀、高耸入云的尖塔;其堂身堵壁较薄,并通过轻盈通透的飞扶壁、修长灵捷的立柱或簇柱来增强教堂的高度感;教堂内配有高大明朗、用彩色玻璃镶嵌的花窗,给人以光怪陆离、天国神秘之感。此外,教堂内部还有布局和谐的圆柱,柱身、壁上均饰有形象生动的浮雕和石刻,以体现其庄严、肃穆和神圣。法国哥特式建筑的成熟标志为始建于1163年的巴黎圣母院,而1215年重建的夏特大教堂、建于1220年的亚眠大教堂和建于1225年的兰斯大教堂亦为哥特式教堂的典范。在英国,1174年开始用哥特式风格设计坎特伯雷大教堂,此后建于1220年的索斯伯里大教堂和建于1245年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等都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经典之作。在德国,哥特式建筑虽然起步较晚,却大有后来居上之势,建于1248年的科隆大教堂至1880年才最后完工,其有效面积达6161平方米、双尖塔高157米,为德国最大教堂,亦最为壮观,而建于1377年的乌尔姆教堂的单尖塔高达161米,成为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德国哥特式教堂这种拔地而起、直插云霄的高塔建筑将哥特式所强调的高耸、超越之风格发挥得淋漓尽致。“拜占庭式’教堂是指在东罗马帝国发展起来的教堂建筑风格,因东罗马帝国首都“拜占庭”而得名。它始于4世纪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将拜占庭更名为君士坦丁堡,延续到15世纪下半叶东罗马帝国的衰亡。拜占庭教堂建筑的基本特征是在“巴西里卡式”教堂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