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达与富士讲述.pptx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柯达与富士讲述

柯达与富士 ——产品技术转型期的痛与乐 柯达与富士,黄色与绿色,胶片时代的一对老冤家,曾经主宰全球影像市场,伴随着数代人的成长。进入数码时代后,两家传统霸主同样遭受过冲击,但眼下的命运却截然相反,一家欢喜一家愁。 富士时代到来 总结与启示 转型期的痛与乐 柯达发展轨迹 目 录 柯达轨迹 1880年 伊士曼柯达公司成立 全球营业额128亿美元 破产传言 股价跌破1美元 破产保护 131年历史走到尽头 2002年 2011年 2012年 1975年,柯达实验室研发出了全球首台数码相机 1991年推出基于尼康技术的首款数码单反DCS100 2005年不得不宣布放弃数码单反 2006年将数码相机转让给新加坡Flextronics,彻底退出了数码相机市场 柯达数码产品的没落 胶片与数码的博弈 ——自己与自己的斗争 PK 巨额利润 保存记忆 守旧 OR 革新 富士时代 在胶片时代始终被柯达压着一头的富士,他们在数字化道路上则要坚决得多。 1997年推出首台民用数码相机 1999年研发出Super CCD技术后,富士就一直在大力发展自己的数码业务。 2002年,柯达产品数字化比例只有25%,而富士已经达到了60% 富士的数字化道路 富士转型期的蹊径另辟 富士还通过收购进军利润丰厚的医疗市场,目前他们的医疗业务包括了药品研发、放射器械、医疗光学仪器,甚至还进入了化妆品市场。 后知后觉的柯达 转型之殇 柯达数码之路 1975年,全球第一部数码相机就是由柯达制造。但是柯达高层的反应:很漂亮,但不要让任何人知道。 柯达之所以迟迟未能坚定地向数码业务转型,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公司的决策层不希望新兴的数码技术过快地影响现有的胶片业务。柯达仍将自己定位为一个胶片帝国,而其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尽可能地延缓数码相机的发展速度,从而延长传统胶片业务的生命周期。 2003年,柯达才宣布业务重点转移到数码领域。 启示一: 任何成熟的技术,都有被另一种全新技术完全替代的可能。 启示二: 企业发展的战略和方向定位至关重要, 不能顺应时代潮流就只能被时代狠 狠抛弃。 启示三: 真正打倒柯达的不是技术变革,更不是竞争对手,而是柯达自己。

文档评论(0)

shuwk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