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其测井的基本方法如下: 如图所示,在井内放一测量电极M,地面放一测量电极N,将M电极沿井筒移动,即可测出一条井内自然电位变化的曲线。 要对所测的SP曲线进行地质解释,首先应该了解自然电位是怎样产生的,它与地层的那些介质有关。 一、扩散电位 当两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被半透膜隔开,离子在渗透压作用下,高浓度溶液的离子将穿过半透膜向较低浓度的溶液中移动。这种现象叫扩散,形成的电位叫扩散电位,在油井中,此种扩散有两种途径: 一是高浓度一方通过砂岩向低浓度泥浆中扩散; 二是通过泥岩向泥浆中扩散。其扩散电位大小取决于①正负离子的运移率(单价离子在强度为1伏特/厘米的电场作用下的移动速度);②温度、压力;③两种溶液的浓度差;④浓度、离子类型及浓度差。 离子由砂岩向泥浆中扩散时,由于Cl-比Na+的运移率大,因此在砂岩高浓度一侧聚集多余的正电荷,而在泥浆中聚集负电荷。离子量移动到一定程度,形成动态平衡,此时电位叫扩散电位,经实验,扩散电位Ed可由以下公式求得:(温度18℃时几种离子运移率) C1、C2-盐类溶液的浓度 Ed=Kdlg(Cw/Cmf) Kd-扩散电位系数,与盐类的化学成份及温度有关。 在井中,18℃时若地层水浓度Cw等于10倍的泥浆溶液矿化度Cmf时经理论推算:kd=-11.6mv,其中负号表示低度一方井中的电位低 Cmf·Cw-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矿化度。当溶液矿化度不高时,溶液浓度与电阻率成反比,即 Ed=Kdlg(Cw/Cmf)=Kdlg(Rmf/Rw) Rmf·Rw-泥浆滤液和地层水电阻率 因为泥岩结构、化学成分等与砂岩不同,因此与泥浆之间形成的电位差大,且符号与扩散电位相反,这是由于粘土矿物表面具有选择吸附负离子的能力。因此当浓度不同的NaCl溶液扩散时,粒土颗粒吸附Cl-离子Na+离子可以自由移动,若Cw>Cmf,泥浆带正电荷,泥岩带负电荷,这时形成的电动势为扩散吸附电动势,这是由于既有扩散作用又有吸附作用,因此称为扩散吸附电动势,用Eda表示,由下式求得 Eda=Kdalg(Cw/Cmf) 若Cw=10Cmf,t=25℃时, Kda=-50.1;t=18℃ Kda=-58 井内自然电位势等效电路图 * * 第一章 自然电位测井 井下自然电场是由钻开岩层时井内钻井液的矿化度与地层水矿化度不同,井壁附近出现电化学活动产生的。自然电场的分布特点取决于井孔剖面岩层的性质。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变化的测井方法叫自然电位测井。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由于泥浆和地层水的矿化度不同,在钻开岩层后,井壁附近两种不同矿化度的溶液接触产生电化学过程,结果产生电动势形成自然电场。在石油井中自然电场主要是由扩散电动势和扩散吸附电动势组成 泥浆:钻井时,在井内流动的介质。 泥浆滤液:在一定压差下,进入到井壁地层孔隙内的泥浆。 地层水:地层孔隙内的水。 矿化度:溶液含盐的浓度。溶质重量与溶液重量之比。 离子扩散:两种不同浓度的盐溶液接触时,在渗透压的作用下高浓度溶液中的离子,穿过渗透性的隔膜迁移到低浓度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一、扩散电位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一、扩散电位 NaCl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二、扩散吸附电位 电流线及电位在井中的分布。 电流流向为泥岩→泥浆→砂岩→泥岩。 在回路中有关参数为Ed、Eda 砂岩 泥岩 CwCmf Es = Ed+Eda = Kd ? lg(Cw/Cmf)+ Kda ? lg(Cw/Cmf) = Ks?lg(Cw/Cmf) Ks=Kd+Kda Ks---总的扩散、扩散吸附电动势系数; Es-井内自然电动势 泥岩 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时,将测量电极N放在地面,M电极用电缆送至井下,提升M电极沿井轴测量自然电位随井深的变化曲线,该曲线叫自然电位曲线(常称之为SP曲线)。 实际测井时是与普通电阻率测井同时进行,其测量原理电路见图,M电极是普通电阻率测井(亦叫视电阻率测井)和自然电位测井公用的测量电极,视电阻率测井时由供电电极供电所形成的人工电场是低频脉动直流场,而自然电场是直流场,这样只要在视电阻率测量道上加一个隔直元件C,阻隔自然电位进入该道而不受干扰,同时在自然电位测量道上加一个隔交元件L,它只允许自然电场的直流电位信号通过,而阻断了研究视电阻率的脉动直流电场的信号干扰。使M电极同时接收到的两个场的电位信号,互不干扰。 单独进行自然电位测井是极少的。 第一节 自然电位的产生 三、自然电位测井曲线的特征 1、泥岩基线:均质、巨厚的泥岩对应的自然电位曲线。 2、最大静自然电位SSP:均质、巨厚的完全含水的纯砂岩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设计竞赛培训—数字类功能性题目总汇.ppt
- 第一章 化学热力学基础总汇.ppt
- 建筑系馆设计论述.ppt
- 建筑消防设施3论述.ppt
- 机械制图第4章教程.pptx
- 设计模式总汇.ppt
- 开辟廉政文化阵地论述.ppt
- 第一章 静力学公理和物体的受力总汇.ppt
- 基本NavisWorks功能教程.pptx
- 第一章 理论力学总汇.ppt
- 2024年江西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物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5年四川省新高考八省适应性联考模拟演练(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pdf
- 2024年内蒙通辽市中考化学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四川省攀枝花市中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docx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化学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pdf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生物试卷(含答案).pdf
- 2024年湖南省高考政治试卷真题(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 2024年安徽省高考政治试卷(含答案逐题解析).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