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mw施工方案绪论.doc

  1.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1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标段划分 1.1地理位置 1.2工程概况 1.3施工段划分 1.4施工总体步骤 1.5工期及质量要求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 2.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2.2临时工程及设施规划 2.3临时加工场布置 2.4场容场貌管理 2.5现场水电布置说明 2.6施工道路布置 3施工进度计划和各阶段进度的保证措施 3.1施工进度安排 3.2工期保证措施 4各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及质量保证措施 4.1工程施工测量 4.2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3SMW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4钻孔灌注桩及立柱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5冠梁及混凝土支撑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6钢支撑体系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6降水工程施工方案 4.7坡面挂网喷浆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4.8围堰施工方法及主要技术措施 5质量保证措施 5.1质量保证体系 5.2质量保证措施 5.3各分项工程质量保证措施 5安全文明环保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5.1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 5.2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5.3文明环保施工措施 6项目管理班子人员配备、素质及管理经验 6.1项目管理组织机构 6.2管理措施 6.3项目经理部人员设置 7劳动力、机械设备和材料投入计划 7.1劳动力资源投入 7.2主要施工机械、试验设备配备 8关键施工技术、工艺及工程项目实施的重点、难点和解决方案 8.1工作难点及解决方案 8.2工程重点、关键技术 9冬雨季施工、已有设施、管线的加固、保护等特殊情况下的施工措施 9.1雨季施工措施 9.2冬季施工保证措施 9.3夜间施工措施 9.4管线、成品、半成品保护措施 10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应用 附图表: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施工进度计划表 桩基运行路线示意图 1总体概述:施工组织总体设想、方案针对性及施工标段划分1.1地理位置 本工程建设地点1.2工程概况 地下管廊净高为4.65m,本工程地面标高约为2.5~4.3m(85国家高程基准),管廊顶板厚度0.4m,底板厚度为0.45m,一般情况下,管廊基底标高约为-3.1~-5.5m,虎北路支管廊底标高约为-3.3m,下穿河道螳螂桥浜部位管廊基底标高约为-5.0~-8.70 m,河道下水洋西侧部位管廊基底标高约为-4.3~-8.6m,下穿河道下水洋部位与金湾街交叉段西侧管廊基底标高为-8.6m~-9.6m。基坑开挖深度约为6.3m~13.6m。 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和支护结构破坏、土体失稳或变形过大对基坑周边环境及地下结构施工影响严重性,一般管廊地段、虎北路支管廊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管廊下穿河道部位及与支管廊相交区域基坑支护结构安全等级为一级。 本次基坑围护在金储街、联洋街、金业街、白洋街路口中部设分隔墙分区,半幅施工,待先施工一侧管廊施工完成后,然后施工另外半幅。 本基坑普遍区域、虎北路支管廊段采用SMW工法桩+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的围护形式。下穿河道螳螂桥浜区域、与虎北路支管廊交叉段采用SMW工法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1~2道钢支撑的支护形式,下穿河道下水洋部位采用SMW工法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1~2道钢管撑,金湾街西侧管廊下穿隧道处采用SMW工法桩+1道钢筋混凝土支撑+2道钢管撑。支撑系统采用对撑+角撑的支撑体系。基坑外设全封闭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止水帷幕,坑内设管井疏干降水。 1.3施工段划分 本工程施工顺序安排如下: 首先施工SMW工法桩,同时可施工钻孔灌注及立柱第一道混凝土支撑 待土方开挖到第二道支撑梁上方时施工坑底加固桩 第二次土方开挖至下一道支撑底,施工第二道支撑钢管支撑局部有三道支撑区段待土方开挖后再施工支撑。2台GPS-10钻机施工围护桩,1台钻机施工立柱桩,钻机施工管井 1.4施工总体步骤 本工程总体施工顺序如下: 1.5工期及质量要求173日历天; 计划开工日期:2015年11月10日 计划竣工日期:2016年04月30日 质量标准: 合格 2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和临时设施、临时道路布置2.1施工总平面布置的原则 现场平面布置原则应做到整齐、整洁、有序、方便施工。保证进出场地车辆通道的畅通,保证材料等能运送到位,减少场内二次搬运,材料应堆放整齐;钢筋、铁管、水泥等材料分批进场,尽量卸驳、堆放在使用点附近;各种电线、电缆的敷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抽水管、排污管的布设要合理、整齐;各种设施便于工人开展施工操作。 根据本工地现有实际情况,施工总平面布置要综合考虑各施工作业队正常施工的需要,本基坑生活区、工作区布置在场地东侧。施工现场布置情况详见施工总平面布置图。 2.2临时工程及设施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我是自由职业者,从事文档的创作工作。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