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喂养.doc

浅谈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喂养.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浅谈婴幼儿常见营养缺乏性疾病的喂养

国家职业资格全省统一鉴定 公共营养师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题目: 浅谈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喂养 姓 名:李 淑 娟 身份证号所在省市:甘肃省武威市 所在单位:古浪县人民医院 浅谈婴幼儿常见营养性疾病的喂养 李淑娟 【摘要】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多的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元素锌缺乏,针对发病原因提出合理的喂养指导。 【关键词】 营养性疾病;喂养;指导 时代在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儿童保健越来越受到重视,营养缺乏性疾病已大为减少。但是,在部分地区营养缺乏性疾病仍是儿童常见病、多发病,发病较多的有缺铁性贫血、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微量元素锌缺乏。 婴幼儿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各种营养素,满足其生长发育的需要,但婴幼儿的“脏腑娇嫩,形气未充”,所以,容易发生消化紊乱和营养缺乏性的疾病。定期做儿童保健,便于早期发现贫血、佝偻病、营养不良、发育异常等疾病,并予以及时的干预和治疗。 1 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贫血是指外周血中单位累积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量或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以血红蛋白的低限值来诊断贫血。婴幼儿贫血以6个月至3岁最为多见。胎儿期最后三个月至2岁是儿童神经系统发育迅速而关键的时期,铁参与神经、大脑、骨髓鞘的形成,缺铁影响神经递质的功能,还影响婴幼儿发育[1]。贫血对婴幼儿认知发育、神经发育、运动发育、体格发育、免疫功能发育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并且认知发育和神经发育的影响在贫血纠正后不可逆。因此,预防贫血、及早发现贫血、治疗贫血很重要,婴幼儿常规体检是,8个月、1岁半、2岁半,常规检查血红蛋白,以便及早发现,及早治疗。 6个月内婴儿的铁需求主要来源于出生时的储存铁和食物中获得的铁,6个月后,储存铁基本用完,应根据婴幼儿消化能力,适当增加含铁丰富的食物,如含铁米粉、精肉、动物血、肝脏、鱼等。膳食合理搭配,给予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促进铁吸收,必要时给予铁剂治疗,常规剂量铁剂4-6mg/kg,但补铁会引起胃肠道反应,多数铁剂口感差,患儿不愿接受,每天服用难以坚持,家长对贫血危害认识不够,因此,提出了间断补铁概念,推荐铁剂的用法是每3天或每周一次[1]。 2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致正在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2]。随着人们认识的日益加深,户外活动增多,口服维生素d及强化维生素d配方奶的广泛应用,佝偻病临床发病明显下降,但佝偻病仍然是影响婴幼儿健康的常见疾病之一。 婴幼儿常规体检中,根据佝偻病特异症状,如多汗、易激惹,夜惊、枕秃,前囟大小,给予个性化指导,维生素D预防,维生素D每日供给量0-6岁儿童为400单位,婴儿以奶制品喂养为主,奶制品含丰富的钙,能满足婴幼儿钙营养。夏季阳光充足,可暂停维生素D补充。佝偻病出现骨骼特征性改变的幼儿,根据个体情况,给予适量钙剂补充,并指导家长加强功能锻炼[2]。 3 锌元素缺乏 锌为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参与DNA、RNA和蛋白质的合成。儿童缺锌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生长发育减慢、免疫机能低下、味觉减退、脱发、皮肤粗糙、皮炎、地图舌、反复口腔溃疡、伤口愈合延迟、视黄醛结合蛋白减少而出现夜盲症、贫血、腹泻等,青春期缺锌可导致性成熟障碍。 坚持平衡膳食是预防缺锌的主要措施,戒绝挑食、偏食、吃零食的习惯,对可能发生缺锌的情况,如早产儿、人工喂养、营养不良、长期腹泻、大面积烧伤,均应适当补锌[3]。 4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是由于能量和(或)蛋白质的不足,不能维持正常代谢,迫使机体消耗自身组织所引起的一种营养缺乏。临床以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和皮下水肿外,伴有各器官功能紊乱。轻度:患儿体重减轻,皮下脂肪变薄,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0.4cm,皮肤干燥苍白,弹性好,身高和精神状态正常。中度:体重明显减轻,皮下脂肪减少,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4cm,皮肤干燥苍白,失去弹性,肌张力低,肌肉松弛,睡眠不安,食欲不振。重度:体重低于正常值40%以上,全身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多皱纹,颌部及颧骨突出,颏部呈长方形,呈小老人貌,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肌肉萎缩形成皮包骨样。体温偏低,精神萎靡,食欲低下,免疫力低下易感染。部分患儿因血浆白蛋白明显降低而出现水肿[2]。 应根据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程度,消化能力和对事物耐受情况,逐渐调整饮食。轻度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的小儿,消化能力和对事物耐受能力接近正常,在维持原膳食的基础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