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社与五四新文学.ppt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创造社与五四新文学

创造社与五四新文学 一、创造社的成立与发展(1921-7—1929-2-7) 1、早期创造社(1921-1924) 1921年7月成立于日本 成员: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田汉、郑伯奇等 主张:没有划一的主义,本着内心的要求,从事于文艺的活动(郭沫若《编辑余谈》,《创造季刊》1卷2期) 刊物:1921年,创造社丛书《女神》、《沉沦》、《少年维特之烦恼》、《鲁森堡之一夜》(郑伯奇译) 1922、5——1924、2 《创造季刊》,共出2卷6期 1923、5——1924、5 《创造周报》,共出52期 1923、21——1923、11、2 《中华日报·创造日》,共出101期。 2、中期创造社(1924.8——1927) 成员:周全平、潘汉年、洪为法、柯仲平、陶晶孙、叶灵凤等“小伙计” 刊物:《洪水》周刊,1924.8.20创刊,周全平主编,泰东书局,仅出1期。 《洪水》半月刊,1925.9——1927.12.15,共出3卷36期,创造社出版部 《创造月刊》,1926.3.16——1929.1.10,共出2卷18期 文学发生转向:表同情于第四阶级的文学 3、后期创造社(1927-8——1929-1) 成员:郭沫若、成仿吾、王独清、郑伯奇、段可情、龚冰庐、华汉等,新归国的冯乃超、李初梨、朱镜我、彭康等后期成员 刊物:《创造月刊》 《文化批判》,1928-1-15——1928-5-15 共出5期 《流沙》半月刊,1928-3-15——1928-5-30,共出6期 《思想月刊》,1928-8-15——1928-12,共出5期 文学主张:无产阶级文学 李初梨《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 二、创造社的文学创作 郭沫若(1892、11——1978、6) 年谱: 1892-11-16 生于四川沙湾镇,乳名文豹,原名郭开贞、郭鼎堂 1905 —1910 嘉定小学堂、中学堂读书 1910-2 因闹学潮被斥退,进入成都中学 1912初春 与张琼华结婚 考入天津军医学院。年底,去日本,考入东京第一高等学校预科 转入岗山第六高等学校 与安娜相恋、同居 升入九州帝国大学医科 创作《牧羊哀话》,《新中国》1卷7号 新诗《地球我的母亲》、《匪徒颂》等在《学灯》发表 成立创造社,归国从事文学活动 1923-3 大学毕业,获医学学士学位,归国 1923、3--1924、4 住在民厚南里从事文学活动 1924、4 回日本,谋求继续医学学业。10月一人回国。 1924、4---1926、3 在上海从事文学 1926-3 去广州任广东大学文学院院长 -7 随军北伐,任政治部秘书长、副主任等职 1927、10 南昌起义失败后,逃回上海,被国民党通缉 1928-2-24 全家流亡日本 1937-7-25 只身潜回国,筹办《救亡日报》 1938-1 在武汉同于立群同居,被委任政治部第三厅厅长 1946-5 离重庆去香港 1948冬 离香港回北平,2月25日抵京 1949-7 当选文联主席 1978-6-12 逝世 女神的时代色彩 闻一多《论女神之时代精神》(创造周报1923-6-3-4号) 《女神》“最要紧的是他的精神完全是时代的精神——二十世纪的时代的精神。”“女神真不愧是时代的一个肖子。” 1、二十世纪是个动的世纪。《笔立山头展望》 2、二十世纪是个反抗的世纪。《匪徒颂》 3、富于科学的成分 4、科学的发达使交通的器械将全人类的相互关系捆得更紧了,因有史以来世界之大同的没有象今日这样鲜明的。 5、物质文明的结果便是绝望与消极。二十世纪是个悲哀与兴奋的世纪。 现代的青年是血与泪的青年,忏悔与兴奋的青年。女神是血与泪的诗,忏悔与兴奋的诗。 《女神》在新诗发展史上的意义与贡献 将白话诗推向浪漫主义的诗风阶段 ? 1、? 由写实主义色彩(叙述)转向大胆的自我表现(抒情) 2、? 平实、淡远的“胡适体”转向想象丰富、情绪热烈激昂的诗风 3、?以诗人内心的情绪创造了绝对自由的奔放诗体,彻底摆脱了格律的束缚 《女神》之后的诗歌创作 《星空》,1923年10月,泰东书局,收19

文档评论(0)

qianqiana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132241303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