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拍照用心不用眼,盲人当上摄影师.doc
拍照用心不用眼,盲人当上摄影师
娇美的花朵绽放出生命光华、正在奔跑中的金黄色小狗、热闹繁华的夫子庙、历经岁月沧桑的布达拉宫和中华门城楼……你绝对想不到,这些充满生机的照片全部出自一批盲人之手。2016年10月下旬,当一场名为“心灵之光”的大型摄影展在新加坡举行时,不少观众颇感惊讶,盲人怎么能当摄影师?其实这是同为盲人的傅高山从国外引入非视觉摄影技术后取得的成果。这位年轻的计算机学士,是如何通过传授摄影技艺,让这些生活在黑暗世界的人用心灵体验到生活色彩的呢?
引入非视觉摄影,拍照用心不用眼
今年33岁的傅高山出生在福建,现在是北京一家盲人呼叫中心的负责人。高山患有先天性视障,出生时视力不足0.1。在他眼里,世界只是一个模糊的轮廓,没有色彩,没有线条。
然而,凭着惊人的毅力,傅高山考上了一所民办大学,并最终拥有了计算机专业学士学位。大学毕业后,他和朋友在北京创办了“1+1声音工作室”,这是一家以视障人为主体的公益机构,平时主要通过广播,与健全人之间搭建沟通桥梁。
2009年的一天,傅高山从新闻里了解到,英国一家公益机构Photo Vioce长期教盲人摄影,他非常感兴趣,便想“尝尝鲜”。傅高山患有先天性眼球震颤,“就像没有装防抖功能的照相机,眼前的所有事物都在晃动”,好在从小父母并未因此限制他的行动,而是尽一切可能去寻找方法弥补他的缺陷。他是小伙伴中最早实现“信息化”的人,早早买电脑、连上互联网……也因此,任何一个关于盲人的“新技能”,他都特别敏锐,并付诸实现。
其实,“盲人摄影”就是起源于英国,它的目的就是为了寻求通过影像语言来搭建盲人和正常人之间的沟通桥梁。于是,在英华盲人教育基金会的协助下,傅高山很快与Photo Vioce取得联系。
次年5月,来了两名外籍培训师。拍照前,他们首先需要调动学员们的想象力,比如先给他们听两分钟音乐,问问他们“‘看见’了什么”。然后,每人用相机去表现与听音乐时相似的情绪和画面。
傅高山听的是一段拉美曲风的歌,由缓慢渐而欢快,他说,起起伏伏的音乐让他满脑子想的是一个画面:“傍晚,暮色昏黄,罩着一棵大树,树下坐着他和几位朋友,大家在闲聊,有一人开始讲他去拉美冒险的故事。”每个人想到的画面都不一样,听先天失明者的描述,仿佛看一张印象派绘画。
第一次接触到不依赖眼睛的摄影艺术,傅高山既感到新奇又很激动。他与其他学员在黑暗中熟悉数码相机的构造,追随培训师发出的声音抓拍移动物体。
盲人学习摄影,是需要足够勇气的。因为此时的他们对空间、比例、颜色、角度、延伸等概念都难以理解,只能通过触摸了解闪光灯、自动挡和镜头,依靠声音判断开机、关机和聚焦。
事实上,他们的相机需要一些特殊改装,而盲人摄影,也是一个合作完成的工作。一般来说,志愿者和盲人两人一组,志愿者也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人,他们与盲人一起,确定拍摄主题,一起去寻找表现方法。
当培训师让他们用相机去表现与听音乐时相似的情绪和画面时,一旁的志愿者会不断用语言告诉盲人四周的景观如何,一起去寻找合适的拍摄对象。
当然,在这一刻,“美丽”“潇洒”“纯真”“开阔”这样的形容词是“大忌”,对于先天失明的人来说,这些是无法感受到的,志愿者通常需要拉着盲人的手,一边讲述,一边去触摸,这才是他们熟悉的方式,除此之外,傅高山依靠更多的是自己的鼻子和耳朵。他说,“盲人摄影师很多时候想拍摄的,其实就是一种感觉。”
就这样,经过几个月的系统培训后,傅高山终于掌握了非视觉摄影这门“时尚技艺”。
做着游戏教摄影
2010年,一些民办盲校负责人纷纷找傅高山合作,请他将自己所学传给更多的盲人。见到培训学员时,傅高山感受最深的是,虽然孩子们都很兴奋,但却不敢碰相机,不相信自己能拍照。“大胆玩吧,弄坏了不用赔的。”傅高山笑着劝了好久,一个16岁左右的漂亮女孩才颤颤巍巍地伸出手。有趣的是,她快速碰了一下那个冰凉奇怪的不规则物体,停了几秒钟,又把手缩了回去。
为了拉近自己和学员之间的距离,傅高山设计了很多游戏,比如8个盲人围到一起,坐成一圈,每个人说一个杯子的功能,不能和前面的重复。这些男孩女孩很快就和他叽叽喳喳聊开了。最有趣的是,还有盲人版的杀人游戏。法官从背后点人,被点的人是杀手,杀手杀人时不能用声音,同样也是点的方式。
“差异和残缺同是有价值的。”这是傅高山在游戏之外对他们说的话,引导、沟通,然后给他们时间。一遍遍,心里原本像石头一样的堤坝被瓦解。
在傅高山拿出来的相机里,黑色前盖磨损的斑驳,一厘米见方的细长纸条,不偏不倚地贴在选择拍照模式的箭头上。这是专门为了盲人拍照改良过的相机,以贴纸条的位置为基准,可以摸到不同的功能。培训时,为了让学员们感受卡片机的视野范围,他都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