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4 主梁作用效应计算
先计算永久作用效应,在计算活载作用下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并求得各主梁控制截面(跨中、四分点、变化点截面和支点截面)的最大可变效应,最后进行作用效应组合。
4.1永久作用效用计算
4.11永久作用集度
预制梁自重(一期恒载)
按跨中截面计,主梁的恒载集度:
g(1)=0.727525=18.14KN/m
由于变截面的过渡区段折算成的恒载集度:
g(2)=0.362.290.50.08425 /28.66=0.2KN/m
由于粱端腹板加宽所增加的重力折算成的恒载集度:
g(3)=0.162(1.13-0.18)0.7825/ 28.66=1KN/m
中间横隔梁体积:((0.95+1.07) (0.79-0.08) 0.50.2-0.080.080.5(0.79-0.08))0.15=m3
端部横隔梁体积:(1.13+1.33)(0.79-0.16) 0.50.2=m3
边主梁的横隔梁恒载集度:g(4)=(30.17+20.14)25/28.66=0.69KN/m
中主梁的横隔梁恒载集度:(4)=2g(4)=1.38KN/m
边主梁的一期恒载集度:g1==18.14+0.2+1+0.69=20.03KN/m
中主梁的一期恒载集度:0=18.14+0.2+1+1.38=20.72KN/m
二期恒载
一侧人行道栏杆1.52KN/m;一侧人行道3.6KN/m;桥面铺装层重(图4-1):
1号梁:
2号梁:
3号梁:.
4号梁:
图4-1桥面铺装(尺寸单位:cm)
恒载计算汇总见表4-1。
表4-1 恒载汇总表
梁号 一期恒载g1(KN/m) 二期恒载
g2(KN/m) 总恒载(KN/m) 1 20.03 1.52+3.6+0.874=5.994 26.024 2 20.72 5.9345 26.6545 3 20.72 7.447 28.167 4 20.72 9.083 29.803 4.1.2永久作用效应
如图4-2所示,设x为计算截面离支座的距离,并令,则主梁弯矩和剪力的计算公式为: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结果见表4-2。
表4-2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表
项目 总恒载(KN/m) 跨中 四分点 四分点 支点 - 0.5 0.25 0.25 0.00 1号梁 26.024 2671.99 2003.99 186.46 372.92 2号梁 26.6545 2736.74 2052.56 190.98 381.96 3号梁 28.167 2892.03 2170.18 201.82 403.63 4号梁 29.803 3060.006 2296.23 213.54 427.08
图4-2 永久作用效应计算图
4.2可变作用效应计算
4.2.1冲击系数和车道折减系数
简支梁结构基频计算:
式中:—结构的计算跨径28.66m;
E—混凝土弹性模量,C40的E=3.251010N/m2;
Ic=结构跨中截面的惯距,Ic=453.5210-3m4;
mc=结构跨中处单位长度质量,
则
冲击系数:根据《公路规》中第4.3.2条之5,当1.5HZf14HZ时,
按《桥规》4.3.1条,当车道数大于2时,需要进行车道折减。三车道折减系数为0.78,四车道折减系数为0.67,但折减后的值不得小于两行车队布载时的计算结果。
4.2.2主梁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
跨中的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c
本设计桥跨内设有五道横隔梁,承重结构的宽跨比B /=16.8/28.66=0.5862,认为具有可靠地横向联接,且宽跨比接近0.5,按修正刚性横梁法来计算荷载横向分布系数mc。
计算主梁抗扭惯距IT
对于T形截面,单根主梁的抗扭惯距可近似计算为:
式中:
bi,ti—为相应单个矩形截面的宽度和高度;
ci —为矩形截面抗扭刚度系数,根据t/b比值按表 计算;
m— 为梁截面划分成单个矩形截面的个数。
t/b 1 0.9 0.8 0.7 0.6 0.5 0.4 0.3 0.2 0.1 0.1 c 0.141 0.155 0.171 0.189 0.209 0.229 0.25 0.27 0.291 0.312 1/3 对于跨中截面,翼缘板的换算平均厚度:
马蹄部分的换算平均厚度:
的计算图式见图4-3 的计算结果见表4-3
图4-3 计算图式(尺寸单位:cm)
表4-3 计算表
分块名称 bi(m) ti(m) ti/bi ci 翼缘板 2.2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