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doc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高校校园景观空间格局分析? ——以沈阳建筑大学为例?? 摘要:选取沈阳建筑大学为研究区域,运用景观生态学斑块-廊道-基质理论对校区进行了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并根据景观功能差异,进行了景观斑块分类,在此基础上采用景观格局分析方法对校园景观空间格局进行了定量分析。?? 关键词:高校校园?景观结构?空间格局?景观规划? 高校校园景观是在自然景观基础上,通过人类活动的改造重塑出的独特景观类型。作为城市景观中一种独特的人工景观,校园景观独有的景观空间格局改变了原有的地表形态和自然景观,人类系统成为景观中最主要的生态组合。本文在对高校特有的景观结构的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景观空间格局的定量分析,总结出高校校园景观中不同的景观类型内部以及景观类型之间的结构特征,并提出高校校园景观规划、建设的合理化建议。 校区概况 沈阳建筑大学坐落于东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辽宁省省会,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本校区位于沈阳浑南新区,占地面积1500亩,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 。 这是一个用水稻、作物和当地野草,用最经济的途径来营造一个校园环境的案例,景观中应用了大量的水稻和庄稼,并通过旧材料的再利用,试图对庄稼、野草和校园做一个重新的认识。 2、校园景观设计特点 1大量使用水稻和当地农作物作,和乡土野生植物(如蓼、杨树),为景观的基底,显现场地特色。不但投资少,易于管理,而且形成独特的、经济而高产的校园田园景观。收获的稻米——“建大金米”目前以被作为学校的礼品,赠送给到访者。 2便捷的路网体系。遵从两点一线的最近距离法则,用直线道路,连接宿舍、食堂、教室和实验室,形成穿越于稻田和绿地及庭院中的便捷的路网。 3空间定位:重复的九个院落式建筑群,容易造成空间的迷失,景观设计需要解决这一问题。为此,应用自相似的分形原理,进行九个庭院的设计,使每个庭院成为空间定位的参照,使用者可以通过庭院的平面和内容,感知所在的位置。  4通过旧物再利用:建立新旧校园之间的联系。把旧校园的门柱、石撵、地砖和树木结合到新校园景观之中。 3、校园内景观结构分析 校园是育人的环境,是培养学生具有健康的体魄、丰富个性的空间,它应使受教育者感受到一种个性成长的需要和心灵成长的力量。它应是积极向上、充满知识和趣味的室外大课堂。校园环境应寓教于绿、寓教于乐。它应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自然环境。校园中良好的教育环境、自然环境,能满足他们生理及心理上的要求,从而使学生心地平和、情感端正、使其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地发展。根据校园的具体情况将其划分成不同功能区,并发挥各自的作用为师生服务。 校园整体的布局———基质、斑块、廊道三概念的运用 规划布局中将校区用地按类别划分为稻田地、草地、水体和文化四种斑块,各斑块间以廊道连接。教学楼部分底层架空,校园中大片的草坪、绿荫延伸到网格状的内庭院之中,视野通畅,扩大了绿地面积,丰富了环境空间的层次,也打破了内庭院的封闭感。反映出较强的生态意识。规划对用地进行网格的划分,然后将绿色斑块与水体斑块集中放置在校区的中心,构建“绿色中心”,形成绿色与蓝色的“肺”,将中小型的绿色斑块按照面积大小与生态功能系统化的要求布置于校区的网格结点上。通过运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充分发挥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为学习、生活于其间的教师与学生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网格布局的教学区 教学区采取网络布局结构,功能区与绿带相间布置,最大限度地将“中心绿色斑块”的生态环境向教学区渗透、延伸。沈阳建筑大学新校区规划,作为一个建筑类的专业院校,考虑到专业对知识广博性的要求,教学区采用80m×80m 的模数网格为基本单元的网格形式,平面扭转45°形成一个整体强调整体的交流和互动。建筑定位线形成网络。建筑单元以数量美学的原则,生长重复。中部围合公共活动空间,其间形态呈矩形,该模型建筑密度较高“集中”有利于学科间的渗透交叉,师生交流与院系间资源共享。适用于学校中文理科基础研究、艺术等学科组织交流。由于网络本身的均质性,虽能有效地保证空间的秩序,但空间较难形成焦点。因此,从校园空间形态上,其动线的布局应有主辅次,其围合型的空间内形式丰富多样。这样才能避免校园空间形态的单调和划一。 基质 廊道 斑块 网络布局 4、校园内生态规划 稻田斑块:浑南校区建设在一片农田之上,这里原来种植的是水稻等经济作物。为了延续地域历史、深化学

文档评论(0)

haihang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