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松文化讲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的松文化 李永祜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前言 京剧《沙家浜》的同期声 我们刚刚听到的是现代京剧《沙家浜》里边指导员郭建光的一段唱词,郭建光在这段唱词中,以泰山顶上一青松,号召新四军革命战士,要不怕敌人的摧残,不畏艰难困苦,保持坚强的革命斗志和高昂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郭建光为什么在这唱词里边要以青松作为形象、作为比喻,为什么不以其他的事物?因为他在这表达的是要求战士们要有坚强的革命意志。我们平常说,意志坚如钢,意志坚如钢铁,郭建光为什么不说要学那洪炉炼出的一块钢,而用青松作为比喻、作为号召,这就与我们中国人对松的情结,中华民族松的深厚的文化密切相关。 一、松文化形成的过程 松树是人们常见的树种,它遍布世界各大洲,但是唯独我们中华民族对松树情有独钟,在千百年的历史文化中,造就了深厚的松文化,在形成深厚的松的文化的过程中,有一些趣闻轶事,比如说有这么一个故事,这在古代的典籍里面有所记载。 (一)古代典籍中的记载 相传秦始皇到泰山去祭祀,忽然碰上大雨没有雨具,只好躲避在一棵茂密的松树之下,因为这棵松树遮风避雨有功,所以秦始皇就封这棵松树为五大夫。大夫是一种官职,在古代先秦的时候,卿、大夫这都是官职,都是臣子,卿是第一等的臣子,大夫是第二等的臣子,也就是第二等的官职,这是一个故事。 再一个故事,相传唐僧到西天取经之前,他在灵岩寺,就是现在山东济南所属的长清县灵岩寺院,在出发之前,他在寺院里边,用手摸索地那松树的顶部,就发了一个誓愿,说我到西天取经,时间很长,我走了以后,树枝应该朝西生长,那么我要回来的时候,树枝应该调换一个方向,朝东生长。唐僧取经一去17年,他的弟子也记住了他这一句话,果然过了十几年以后,树枝忽然转了个方向,朝东生长了,他的弟子都纷纷议论说,师傅要回来了,果然不久唐僧就回来了,这是中国松文化里面的几个趣闻轶事。 (二)作家、艺术家集子中的松树 1.作家散文诗歌中的松树 翻开我们的中国文学史和中国艺术史,以及作家、艺术家的集子,就可以发现,在散文诗歌中,经常有描绘松树的诗句,或者时而有描绘松树的专篇。而凡是提到松树,总是流露出欣赏赞美的感情。 比如我们举一些例子来看,像左思、陶渊明、王维、李白、刘禹锡、贾岛、孟郊、柳宗元、皮日休、李商隐、杜牧、司马光、苏轼、孔平仲、戴复古等人,这些大家多数都熟悉,在他们的诗篇中就有这样的诗句。 陶渊明的“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芳菊开林耀,青松冠岩列;怀此贞秀姿,卓为孀下杰”。像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李商隐的“有风传雅韵,无雪赋幽姿”。还有孔平仲的“秀色媚山暖,孤标摩斗魁”,斗魁就是指天上的星星很高,这些诗句对松欣赏赞美之情是显而易见的。 那么作为在专篇在南齐的时候,王锋就有《修柏赋》;唐代的李德裕有《金松赋》、谢偃有《高松赋》《高偃赋》、王勃有《涧底寒松赋》;宋代的徐铉有《松赋》、徐积有《大林赋》,还有一位无名氏作者有《幽松赋》;明代的刘基,著名的散文家,他有篇散文叫做《游松风阁记》,专门写松树的形状和松树,和风吹来的时候发出那种微妙的声音,这些文章都从不同的角度,以带有鲜明感情色彩的辞藻,对松树作了描绘和赞美。 2.画家笔下的松树 在古代的绘画中就更为突出,在流传至今的古画中,五代的巨然,宋代的郭熙、宋徽宗、夏圭、李嵩、刘松年,元代的吴镇、高克恭、黄缙、朱德润,明代的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陆为、陆治、吴彬、王綦溪、董其昌,清代的王辉、恽寿平、张鹏冲等等,近当代的吴昌硕、任伯年、齐白石、何香凝、刘海粟、张大千、傅抱石、关山月等等,这些著名的画家和国画大师,他们的山水画中,必然有苍松出现。 我们可以来看几幅画,这一幅是明代早期著名的画家沈周的山水画,上边这一显著突出的部位是描绘的青松的形象,其他的山峦和山峰上,也有松树在内,这是一幅。 再有元代的大画家吴镇,他画的一幅山水画,松树也在很显著的位置出现。 这一位画家,是清代的恽寿平,他的这幅画里面,在山下这是苍松,在山顶上也是一棵苍松。刚才说的这是专门擅长画山水画的画家,他们的画面上必然要出现苍松。 这是明代唐寅,唐伯虎的一副山水画,唐伯虎本来是以画仕女人物画擅长,但是,他在这幅山水画里画了两棵挺拔、直立、茂密的苍松。 又比如齐白石,著名的国画大师,大家都熟悉,他是以画花卉鱼虫为擅长的。但是,他在这幅山水画里面,最显著的突出的位置,也画了青松。 还有这是何香凝革命老人,画的一幅山水画。何香凝本来是擅长画梅花、画老虎的,这幅画是她和她的儿子廖承志合作的,廖承志画的人物,何香凝画了苍松,送给了周总理。 至于那些一般的画家,无名氏的画家,他们在山水画里面,画松也是非常普遍的一种情况。对于中国古代的山水画,我们甚至可以说,在画面中,凡是有山有水,几乎是达到了无山不有松,无松不画山的地步。而且,松在画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