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年历史高考
课标文综36.A2、A3[2011·安徽卷] 制度的变革与创新直接影响着人类历史的进程,是世界文明的重要体现。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材料一 (卢商)早孤,家窭(jù,贫寒)困,能以学自奋。举进士、拔萃,皆中。由校书郎佐宣歙、西川幕府。入朝,累十余迁,至大理卿。……擢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摘自《新唐书》列传第一百七材料二 (雅典)最初是实行君主政体,以后让位于由九个执政官主持的寡头政治。这九个执政官是主要执政官,全部属于贵族。……后来朝愈益民主化的方向发展。急速发展的贸易创造出了一个强有力的中产阶级,他们同失去产业的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梭伦寻求普世的真理。他相信,违背公正必然要扰乱公众的生活。个人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于是,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摘自[加]哈罗德·伊尼斯《传播的偏向》(1)材料一反映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对当时社会政治有何影响?(2)怎样理解材料二中“权威的根基就被摧毁了”?并分析其进步作用。(3)比较上述两种政治制度变化的主要不同,以及二者所导向的社会观念的差异。课标文综36.A2、A3[2011·安徽卷] 【答案】 (1)科举制取代九品中正制。打破了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统治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2)开始以财产取代血缘关系作为权利分配的标准。扩大了民主权利的范围;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3)前者是封建政权人才选拔制度的进步;后者扩大了奴隶主政权任用官员的范围。前者打击了世家大族势力;后者削弱了贵族世袭特权。前者依据才学选拔官员;后者根据财产授予权利。前者未改变封建专制政体;后者促使旧氏族贵族专制走向奴隶制民主政治。中国人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观念;西方人逐步形成追求财富的观念。中国人崇尚“学而优则仕”,文化知识主要用于维护皇权统治;西方人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重视个性发展。【解析】 本题以选官制度为主线,侧重于对政治制度史的考查。1)问不难,只要我们把握其中的关键词“进士”“ 《新唐书》”等,由此可判断这是考查唐代选官制度即科举制,然后再分析科举制的影响即可。第(2)问主要考查对梭伦改革中打击旧贵族方面措施及作用的理解。这一点在教材上有明确表述。这一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迁移能力,学生只要想到这一知识点,联系教材内容即可组织出答案。第(3)问在前两问的基础上主要考查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这一问较难。学生应在充分理解这两种选官制度的基础之上,找出具体的不课标文综13.A2[2011·北京卷] 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 )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课标文综13.A2[2011·北京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历代君主专制加强的措施。A项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打击的是地方势力,而非分化相权;B项北魏实行的三长制也是地方管理制度,与相权无关;D项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的是明太祖废除丞相,而不是清朝设军机处。课标文综13.A2[2011·广东卷] 隋唐以前,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此后该现象逐步消失,主要原因是( )宗法制的终结 B.察举制的完善三省六部制的设立 D.科举制的推行课标文综13.A2[2011·广东卷] D 【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用官制度——科举制。隋唐以前,选官、用官采取九品中正制,注重出身门第,所以“官府设有谱局,考定父祖官爵、门第”,隋唐时期,废除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把读书、考试与做官紧密联系起来,打破了特权垄断,使“考定父祖官爵、门第”的现象逐步消失,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通过自己的努力走上仕途,故选择D项。课标文综2.A2[2011·江苏卷] 下图所示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由此可见,唐代科举制( )
A.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仍然是九品中正制翻版缩小了人才选拔的范围兼顾多个阶层但不完善课标文综2.A2[2011·江苏卷] D 【解析】 本题以《唐书》记载的科举进士出身的数据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对唐朝科举制度的认识和数据图表材料的解读能力以及综合分析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830名进士的出身构成与比例,绝大部分是士族子弟、还有少量的寒素子弟、小姓子弟,这说明唐朝科举一是兼顾各阶层,二是A项;科举考试不完全看出身,所以排除了B项;C项与事实相反。课标文综4.A2[2011·江苏卷] 据《南台备要》记载:“江浙省……调兵剿捕之际,行省官凡有轻重事物,若是一一咨禀,诚恐缓不及事。……(如今)凡有调遣( )与中央权力之争难以调和获得了紧急事务处置权行政长官不再由朝廷任命权力不再受到中央节制课标文综4.A2[2011·江苏卷] B 【解析】 本题以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关于培养强化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思考.PDF
- 10一级协调师重点文档.doc
- 04级物理上册复习题.doc
- 关于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方法的分析.PDF
- 关于增强我市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PDF
- 关于大力推进主食产业化的思考.PDF
- 10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项目申请书.doc
- 10聚酯切片和涤纶长丝生产成本分析.doc
- 关于大学《数学分析》及其习题课的教学改革.PDF
- 关于大学辅导员使用微博QQ等工具对学生进行教育.PDF
- LCD液晶显示屏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范文(立项备案项目申请).pdf
- 【7A版】《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课题研究报告.pdf
- “十三五”重点项目-甲状腺合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pdf
- 一种可控电脑光标的翻页笔及其控制方法.pdf
- 中国冲压模具重点区域市场分析及行业竞争格局调研报告2020-2025_.pdf
- 2024年运载火箭遥测系统检测设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库.pdf
- hj 2541-2016《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胶粘剂》库.pdf
- “十三五”规划重点-复合干式穿墙套管项目建议书(立项报告).pdf
- 阜新声学产品项目投资计划书.pdf
- 甘蔗混合汁无硫二步澄清工艺的白砂糖质量研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