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6年秋学校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2016年秋学校七年级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答案请填在表格中)
1、李悦撰写的历史小论文关键词:早期直立人、距今约170万年。他研究的是( )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蓝田人
2、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取得的重大进步是( )
A.直立行走 B.制造使用工具
C.使用天然火 D.学会人工取火
3.下列对全世界最为著名的晚期直立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制造和使用工具 B.过群居生活 C.用火烧烤食物 D.面貌和现代人差不多
4、“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据考古发现,种植粟的是 ( )
A.北京人 B.山顶洞人 C.河姆渡居民 D.半坡居民
5、下列属于我国氏族聚落居民并且进行原始农耕的人类是 (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河姆渡原始人类 ④半坡原始人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6、决定半坡居民种植粟,河姆渡居民种植水稻的根本原因是( )
A劳动技术 B饮食习惯 C劳动工具 D自然条件
7、假如你生活在半坡聚落时代,在猎获一头野猪后,要把猪腿剁下,你所使用的工具是( )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青铜剑 D.铁斧
8.促使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使用陶器 B.农业生产的发展 C.能建造房屋 D.火的使用
9、被尊奉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
A.唐尧 B.禹舜 C.女娲 D. 炎帝和黄帝
10.下列有关禅让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禅让制是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B.禅让制开始于黄帝
C.禹是禅让制下产生的最后一个部落联盟的首领 D. 尧以禅让的方式传位给舜
11.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她的第一个王朝是夏朝。请问,夏朝的建立时间和建立者分别是( )
A.公元前2700年;禹 B.公元前2070年;禹
C.公元前2007年;启 D.公元前2070年;启
12、李明同学出生于1989年7月,也就是( )
A、19世纪80年代 B、19世纪9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13.公元前2000年比公元前1400年( )
A、晚600年 B、早6000 C、早600年 D、晚6000
14.历史上第一位以王位世袭制而诞生的国王是
A. B.之子C.之子 D.有人说“‘封邦建国’加强了周王室与各诸侯国的经济、文化联系”这是评价
A.世袭制 B.禅让制 C.郡县制 D.分封制.
答案请填在表格中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辨析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例题: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连横”。
错误: 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连横”。
理由:六国之间南北联合,共同抗秦,称为“合纵”;秦利用六国矛盾,远交近攻,各个击破,称为“连横”。
21、黄帝是古史传说中造出宫室、兵器的英雄人物,号称神农氏。
错误:
理由:
22、传说大禹治水在后人的著作中有记载,所以是真实的历史。
错误:
理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减震器说明书.doc
- 饮料浓浆 团体标准.docx VIP
- 必威体育精装版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晋升初中语文学科讲课答辩真题汇编(附答案详解).pdf
- 电解质饮料 团体标准.docx VIP
- 东风雪铁龙C5汽车使用手册用户说明书pdf电子版下载.pdf
- CVP监测危重患者液体管理.ppt VIP
- 六年级数学分数混合运算专项练习题.pdf VIP
- 小学二年级上册道德与法制 道法 备课 学历案.docx VIP
- 基于“双高”背景下高职院校一流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来源: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第2020030期)-山西教育教辅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pdf VIP
- 第二届全国数字化机房安装技能竞赛(电气设备安装工赛项)考试题库资料-下(多选、判断题汇总).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