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专题三(一轮)概要.pptx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单元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过渡时期(1949—1956) 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 社会主义全面建设时期 (1956—1966) “文革”时期(1966—1976) 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1978以后) 学习目标 概述20世纪50—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 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 过渡时期 总路线 过渡时期 (1949—1956)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时间 内容 特点: 时间 内容 意义 问题 时间 基本任务 特点 成果、意义 实 践 一化三改 背 景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953 ①特点: 工业化建设 与 改造 并举 一五计划 (优先发展重工业) 三大改造 (即一化三改) ②实质 发展生产力 变革生产关系 (同步进行) ③实践: 新中国成立时,中国共产党从国民党手里接收了一个贫困落后、千疮百孔的烂摊子,面临着严峻的经济形势 面对这种局面,美国国务卿艾奇逊曾预言: 中国永远摆脱不了一个不堪负担的压力,即庞大的人口,没有一个政府解决了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共也无能为力,中国将永远天下大乱。 (新中国成立后)当时我国社会主义国营经济虽然掌握着国民经济中的主要命脉,是居于领导地位的经济成份,但在国家经济中还未占据优势地位,还广泛存在着农民和手工业者的个体经济和部分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实际情况,中共中央提出了过渡时期的总路线 探究:1、据材料分析:过渡时期为什么要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关系同时并举? 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 过渡时期 总路线 过渡时期 (1949—1956)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时间 内容 特点: 时间 内容 意义 问题 时间 基本任务 特点 成果、意义 实 践 一化三改 背 景 1953 1953——1957 探究:2、据材料分析:一五计划有什么特点? 我国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是根据中国共产党中央一九五二年提出的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亦即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制定的。 …… 社会主义工业化是我们国家在过渡时期的中心任务,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则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合理地利用东北、上海和其他城市的工业基础,发挥它们的作用,而特别是对于以鞍山钢铁联合企业为中心的东北工业基地进行必要的改建,以便迅速地扩大生产规模,供应国民经济的需要,支援新工业地区的建设 …… ——《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1955 (1)优先发展重工业 (2)重点地区在东北地区 (3)工业化与改造同时进行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重业。“因为我国过去重工业的基础极为薄弱,经济不能独立, 国防不能巩固,帝国主义国家都来欺负我们……”“资本主义 国家从轻工业开始,一般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 业化,而苏联采取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 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 ——《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 探究:3、据材料分析:一五计划为什么优先发展重工业? 材料二 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 ——毛泽东 材料三 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决定于重工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了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 ——《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 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 重工业基础薄弱; 面临帝国主义的军事威胁和经济封锁,加强国防建设; 借鉴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经验。 探究:4、一五计划重要工业为什么会集中在东北?目前我国正实行的什么战略与这地区有关? 巩固政权,国民经济恢复1949—1952 过渡时期 总路线 过渡时期 (1949—1956) 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时间 内容 特点: 时间 内容 意义 问题 时间 基本任务 特点 成果、意义 实 践 一化三改 背 景 1953 1953——1957 1953——1956 资本主义工商业 (私有制) 农业、手工业 (个体私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 (集体所有制) 社会主义公有制(全民所有制) 改造前: 改造后: 生产合作社 公私合营 (赎买) 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