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西南民族大学港澳台地区短期交流(换)招生简章
西南民族大学港澳台地区短期交流 (换)招生简章
西南民族大学在四川成都
成都也称 “天府之国”,是一座有着2,300 多年历史的文化名城,这里有着
宜人的气候、深远的历史、富饶的物产,是一个宁静、悠闲、充满情趣的旅游之
地。
论人文,锦里、武侯祠、青羊宫、杜甫草堂散发出浓郁的历史气息,可以让
你领略四川传统的民俗文化;论美景,秀丽宜人的都江堰、青城山、九寨沟、四
姑娘山等景区可以让你一览山川的绰约风姿;论美食,成都的火锅、麻婆豆腐、
回锅肉、东坡肘子、夫妻肺片等川味可以让你一饱口福。在成都,你还可以一睹
国宝大熊猫那憨态可掬的迷人风采。
成都交通便利,有直飞吉隆坡、东京、曼谷、首尔、澳门、伦敦、新加坡、
卡拉奇、阿姆斯特丹、阿布扎比、墨尔本、班加罗尔等各国的国际航班。此外,
成都市内地铁、公交车也非常便利,是您选择学习与出行不可多得的首选城市。
学校概况/ (学校官网)
西南民族大学是一所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理、工、农、医、
艺等12 个学科门类的综合性民族高等学校,坐落于天府之国,芙蓉之都的锦绣
成都,与闻名中外的武侯祠毗邻。学校前身为西南民族学院,创建于1950 年7
月,于1951年6 月1 日正式成立,2003年4 月更名为 “西南民族大学”,是在
周恩来、邓小平、王维舟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亲自关怀下,新中国最早建立
的民族院校之一,由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主管。学校占地面积3000 余亩,分为
武侯校区 (老校区)、航空港校区 (新校区)、太平园校区和阿坝州红原县青藏
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校舍建筑面积112 万平方米 (含在
建)。
学校有56个民族的在校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教职员工1900余人,其中
专任教师1400 余人,副高以上职称680余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300余
人。有47 人先后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5人为国家民委或四川省突
出贡献专家,66人为四川省学术 (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为教育部新世
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
学校下设23个教学单位;有本科专业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110个,专业
学位硕士点1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博、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8个,博
士后流动站1个;是全国“卓越法律人才培养基地”和“中央部属高校大学生校
外实践教育基地”。有 1个一级学科省级重点学科,10 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学
科,1个二级学科省级重点 (培育)学科,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本科
特色专业、15个双学位专业,5 个省级本科人才培养基地,11个省 (部)级重
点实验室,2 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目前,学校馆藏图书资料400 万余册,
教学科研实验设备总值近4 亿元。
学校具有较强科研能力,拥有极富特色的民族博物馆和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藏
学文献馆、彝学文献馆。2000 年以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80 余项,省 (部)级
项目70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万余篇,出版学术著作及教材800余部,获省部级
科研成果奖300余项。特别是在畜牧兽医理论与技术、民族经济、民族旅游、民
族文化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信息处理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在国内外学术界产
生了较大影响。有2 个省 (部)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全国彝语术语标准
化工作委员会”、“全国高等院校彝汉双语教材编译审定委员会”挂靠学校,国
家部委、中国社科院、四川省先后在学校建立了“国家民委少数民族古籍文献人
才培养与科学研究基地”、“文化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西南研究中心”、中
国社科院“中国西南民族语言资源库建设基地”,“四川省干部教育培训高校基
地”、“四川省少数民族双语科普基地”和 “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
出版的学术刊物主要有公开发行的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民族学刊》和内刊
《民族学信息》等。
学校建立60余年来,培养出各类人才14 万余人。在他们中间,涌现出新中
国第一个藏族博士、羌族博士,涌现出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批藏族将军,涌现
出不少国内外著名的专家学者和大批各级领导干部,更多的毕业生成为各条战线
的骨干,为民族地区的解放、政权建设、边疆巩固、民族团结、经济发展和社会
进步做出了突出贡献。
学校是四川省对外开放的重点单位,迄今已有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
学者、政府官员来校进行学术交流活动或参观访问。学校与英国曼彻斯特大学、
伯明翰大学、新西兰怀卡托大学、美国西雅图华盛顿大学等近30所国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