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pdf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pdf

·1964· 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2006) 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研究 叶全胜霍尚涛李希昆 (昆明理工大学法学院 云南省昆明市650224) 摘要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是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进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环 境污染问题的原因及其对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制约作用,针对我国农村环境污染防治特点,构建了我国 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机制。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农村环境污染 防治机制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做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这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 下,对解决“三农”问题提出了更高、更明确的要求,对农业和农村是一个新的发展机遇。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重大的历史和战略任务。如何才能取得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全面胜利,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是关键因素之一,可以用经济学里的木桶效应 来形容二者的关系。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广大农村地区是我国环境污染的主要源头之一。农业是最大限度依赖于 自然而又是人为强度控制的特殊生产部门,既是生态环境问题的受害者,又是最主要的“贡献者” 之一。我国农业是在农业资源环境相对贫乏脆弱的基础上,农业增长对资源消耗有较强依赖性的条 件下发展起来的,由于对农业的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和社会代价在认识上的滞后,许多农业资源环 境问题多年形成积重难返甚至恶性循环的局面。进入90年代以来,农业生态环境和农村环境污染 问题Et趋严重,迫使政府将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纳入农业发展目标体系之中,但以资源保 护、利用和生态环境改善以及污染防治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仍然没有得到重视。农业生态环境 问题的处理还是处于不得已而为之的状态,农业环境污染防治机制也是很不健全。 一、我国当前农村环境污染问题 根据我国目前国内的理论和实践,将我国的农业环境污染归类为:点源污染、面源污染和立 体污染。前两种污染公众比较熟悉的。农业立体污染是指农业生产过程中不合理农药化肥施用、 畜禽粪便排放、农田废弃物处置以及耕种措施等造成的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所构成的从水f4l 一土壤一大气的污染…。 (一)水环境污染 1.水资源的掠夺性使用,导致区域性的水资源耗竭。农业灌溉需求的过分增长,已造成灌 水资源枯竭的局面。对水资源的掠夺和全球气候的变化造成我国北方农区干旱的区域环境的恶 化,农业抗旱能力削弱,甚至影响到人民的饮用水安全,许多地方把“南水北调”作为解决水 问题的关键。 2.水污染。我国许多地表水系、湖泊河网,如太湖流域、巢湖、滇池、淮河流域等,在城镇工业 污水,生活污水及农业污染的围攻下,受到严重污染(如富营养化),加剧了农业水资源危机。 3.污水灌溉。由于水污染与水资源短缺造成农业用水危机,许多地区利用污水对农田灌溉 对农田土壤、地下水和农产品带来污染威胁。根据农业部组织的全国性污水灌溉地区调查,我国 污灌区均不同程度地受到各种病原菌、有害有机污染物、盐分和重金属等污染∞J。 (二)土壤环境污染 1.土壤退化。由于土地施肥的不合理,过量使用化肥而忽视有机肥对土地的作用,造成土 壤物理性质恶化,肥力下降,土壤板结,肥效降低。反过来又促使化肥施用量的增加,使农产品 第四章环境监督管理制度建设与探讨 的成本增加,并造成对环境和农业的污染。此外,我国的城镇化建中,大量优质耕地被转为非农 业用而难以由边际土地来补偿,也加剧了耕地土壤质量下降的势头。 2.区域土地沙漠化。由于北方地区生态环境的脆弱和人口增长,为生存和发展而盲目开荒 和过度放牧,严重超过了区域环境的承受力,自然植被严重退化,人工植被建立与恢复缓慢,生 态系统不稳定。 3.农用薄膜对土地的危害污染。近年来,地膜广泛推广应用,成为影响农业持续发展的重 要问题。废地膜不易分解,造成农田土地污染。 (三)陆地生态系统污染 在人口、粮食、环境破坏的多重压力下,我国陆地生态系统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空间急剧缩 小,许多地区自然植被在人为和自然灾害的破坏中已经不存在。区域生态系统农、林、草、水结 构比例严重失调,环境超载,自然生态功能脆弱。面对社会经济的速度和全球气候变化的冲击, 环境退化、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抗灾害力及对生物生存和适用性皆处于不确定的前景。 (四)农残物的危害污染 化肥、农药及其他

文档评论(0)

带头大哥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