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神初振的初唐诗讲义.docVIP

  1.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风神初振”的初唐诗 专题一学案 《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杜审言 独有宦游人, 偏惊物候新。 云霞出海曙, 梅柳渡江春。 淑气催黄鸟, 晴光转绿蘋。 忽闻歌古调, 归思欲沾襟。 【注】晋陵,即今江苏常州。淑气:温和之气。黄鸟,即黄莺。绿蓣,指水中浮萍,一种生长在浅水中的水草。古调,在这里指陆丞作的《早春游望》。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杜审言(约645?─708),字必简,祖籍襄阳(今属湖北),迁居河南巩县,是大诗人杜甫的祖父。高宗咸亨进士,曾任隰城尉、洛阳丞等小官,累官修文馆直学士。与李峤、崔融、苏味道齐名,称“文章四友”,是唐代“近体诗”的奠基人之一,作品多朴素自然。 (二)背景资料 这是一首和诗。原唱是晋陵陆丞作的《早春游望》。晋陵即今江苏常州,陆丞,作者的友人,不详其名,时在晋陵任县丞。大约武则天永昌元年(689)前后,杜审言在江阴县任职,与陆某是同郡邻县的僚友。他们同游唱和,可能即在其时。陆某原唱已不可知。杜审言这首和诗是用原唱同题抒发自己宦游江南的感慨和归思。 诗人在唐高宗咸亨元年(670)中进士后,仕途失意,一直充任县丞、县尉之类小官。到永昌元年,他宦游已近二十年,诗名甚高,却仍然远离京洛,在江阴这个小县当小官,心情很不高兴。江南早春天气,和朋友一起游览风景,本是赏心乐事,但他却象王粲登楼那样,“虽信美而非吾土”,不如归去。所以这首和诗写得别有情致,惊新而不快,赏心而不乐,感受新鲜而思绪凄清,景色优美而情调淡然,甚至于伤感,有满腹牢骚在言外。 (三)了解:羁旅(伤春)怀乡诗 有的诗人,长期客居在外,滞留他乡,或漂泊异地,或谋求仕途,或被贬赴任途中,或游历名山大川,或探亲访友,所谓“羁旅”,即因上述种种原因,长久寄居他乡之意。这类诗,多抒发绵绵的乡愁,对亲人无尽的思念和郁郁不得志之情。阅读这类诗,要大抵了解诗人的人生经历。 文本研读: 问题1、本诗抒发了作者的什么情感,哪句话可以体现出来? 思乡之情 归思欲沾巾 问题2、找出与“思乡之情”相对应的词语,并分析其有什么妙处? 独”强调自己是宦游人 新”体现出作者对周围环境的陌生 说明自己作客他乡,为下文抒情作铺垫。 问题3、第二联两句诗的诗眼分别是哪个字,并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诗眼分别是“出”和“渡”。 “出”字指太阳刚露出海面,还未升上天空,这就强调了新春伊始, 江南春早;“渡”字不但把“梅柳枝头春”拟人化,而且把江南春意写活了。 “出”“渡”两个动词化静为动,将本不易觉察的物候迁移,贴切传神地展现在读者眼前,使人仿佛感受到春天的脉动。 问题4、“淑气催黄鸟”中的“催” 有何表达作用? 一个“催”字,用拟人的手法赋予“淑气”以人的情态,突出了江南二月春鸟一声紧似一声、更其欢鸣的特点,表现了春气之暖、浓、生机勃勃。 问题5、中间两联是写景的句子,这是一幅怎样的江南春景图?概括一下。 问题6、赏析尾联。 “古调”是尊重陆丞原唱的用语。 直抒胸臆。诗人用“忽闻”以示意外语气,巧妙地表现出陆丞的诗在无意中触到诗人心中思乡之痛。反过来看,正因为诗人本来思乡情切,所以一经触发,便伤心流泪。 这个结尾,既点明归思,又点出和意,结构谨严缜密。 《滕王阁》 王 勃 滕王高阁临江诸,佩玉鸣鸾罢歌舞。 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 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 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学习过程: (一)作者简介 王勃(649~676年),字子安。绛州龙门(今山西河津)人。与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并称“初唐四杰”。生长于书香之家。才华早露,未成年即被赞为神童。666年被沛王李贤征为王府侍读,两年后因戏作《檄英王鸡》文,被高宗怒逐出府。随即出游巴蜀。672年补虢州参军,因擅杀官奴当诛,遇赦除名。其父亦受累贬为交趾令。675年(或676年),王勃南下探亲,渡海溺水,惊悸而死。其诗力求摆脱齐梁的绮靡诗风,骈文《滕王阁序》千古传颂。 (二)背景资料 唐高宗上元三年(676),诗人远道去交趾探父,途经洪州(今江西南昌),参与阎都督宴会,即席作《滕王阁序》,序末附这首凝炼、含蓄的诗篇,概括了序的内容。?这首诗原附于《滕王阁序》后,序末“四韵俱成”一句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淹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很多读者,只知道王勃的《滕王阁序》,却不知道王勃的《滕王阁诗》。 文本研读: 问题1、诗歌第一句与诗歌题目的关系怎样?一个“临”字写出了滕王阁的怎样的气势?下文的哪些景物都是从第一句“高阁临江渚”生发出来的? 第一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用质朴苍老的笔法,“临”字点出了滕王阁的居高之形势。它下临赣江,可以远望,可以俯视,下文的“南浦”、“西山”、“闲云”、“潭影”和“槛外长江”都从第

文档评论(0)

jiayou1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13307011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