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简要事迹样式:
黄雄建同志简要事迹
黄雄建,男,1969年出生,岩头镇西黄村人。出生八个月后不幸患上了小儿麻痹症,造成双下肢残不能行走,靠父母接送读完初中。
初中毕业后,他没有被双下肢残所吓倒,在父母的支持下,在本村开了个体副食品杂货店,90年在亲戚朋友帮助下,开始为浦江矿用开关厂加工小变压器业务。92年办起了全县第一家生产矿灯的灯具厂,经济效益很好,村民纷纷仿效,他毫无保留地提供技术指导,在他的带动下,不到三年时间,全村发展到了40余家矿灯厂,成为全县第一个矿灯制造专业村。经过十多年的努力,2004年他的企业生产矿灯达到了60万只,安置工人60多个,其中残疾人8个,同时投入资金300余万元办起了塑料厂,制造电碗(系矿灯配套产品),形成一条龙生产。解决了我县矿灯行业进货难问题,也填补了浙江省无此产品的空白。
黄雄建靠自己的不屈不挠的创业精神,为国家和自己创造了财富,但他不忘党和政府的关怀,热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93年为村小捐款4000元,为浦后路捐款5000元,95年本村成立消防队,赞助2000元,99年成立村老年协会,资助5000元,2000年西黄小学校舍改建,再次资助2000元,2004年为县慈善总会捐款1000元,为通村公路的建设捐款20000元。
简要事迹样式:
肢残人“自强创业之星”-陈树根
陈树根个人简介
陈树根,男,45岁,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上海葵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全特种布(上海)有限公司总经理。
主要业绩:
1991年陈树根带着几百元钱,依靠做木工、修钟表、开小店等小本生意积累资本,于1995年成立汽车销售公司。1999年至2002年,在故乡小镇枫泾工业园建立了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并依靠过硬的质量、良好的信誉迅速站稳了脚跟。 2003年,为了支持贫困地区的发展,陈树根在江苏江都市征地80多亩,建造了2.5万多平方米的厂房,成立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目前陈树根已发起成立了4家合资企业,共征地500多亩,建造厂房11万多平方米。公司销售额已达1亿多元,年上交税额800多万元。
2005年,为了让本地的残疾人多一些就业机会,在残联的大力支持下,陈树根于当年4月在其上海葵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内成立了金山区残疾人培训、就业、扶贫基地。基地为参加培训的残疾人按上海市最低劳动保障线给予工资补贴,对于培训完后愿意留厂工作的残疾员工,企业给予优先录用。企业还为每个残疾员工缴纳了养老、失业、医疗等社会保险。基地成立一年多来,已培训了100多名残疾员工,录用了20多名。
人物通讯样式:
致富不忘党恩情 扶残助弱献爱心
——记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总经理陈树根
陈树根同志目前是上海琉金箱包有限公司、江都琉金箱包有限公司、上海葵枫企业发展有限公司、嘉全特种布(上海)有限公司等四家公司的总经理,在自主创业的道路上,他是残疾人中间的皎皎者。
陈树根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农民家庭,还未出生父亲就已离开人世。所以他一到人间就过上了非常艰苦的生活, 也正是这样他至今都不忘记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使他能靠助学金和免学费等政策学完了高中学业。因此,在他幼小的心灵中就充满了对共产党的感激,他从小就立志要报答党的恩情。1982年11月他被批准入伍,在部队因学习好, 思想好,专业技术好被海军教研室录用,成为一名光荣的海军教员。 在一次意外事故中,他的脚因骨折落下了终身残疾,不得不退出现役,于1987年1月病退还乡。回家后他得到了组织上的特殊照顾,不但安排进了全民单位工作,还帮他解决了农转非户口。这一切,更加深了他对党和祖国的热爱。按理说,他可以捧着金饭碗享受终身了。但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于1991年11月毅然离职投身商海。
刚开始时他身边只有区区几百元钱,他就是用这小小的本钱,早上做农贸市场的小买卖,白天到镇上贩卖小农具,晚上在家帮人做木工,修钟表。随着本钱的增多,他开起了小饭店、小五金店、小批发店,到1995年正式成立了汽车销售公司。靠着良好的信誉和优越的售后服务,赢得了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公司销售额在金山同行业位居榜首,个人财富也有了较大的积累。在对市场作了调研,他感觉转投房地产的时机已经到来,在家乡镇政府的正确引导下,他于1999年10月在枫泾工业园区征地25亩,建造了7000多平方米的厂房,计划用出租厂房来获取利润,工厂建造完以后,招来了五个合伙人,共同用他的厂房开起了箱包厂。遗憾的是,自2000年到2001年的合伙经营期内,工厂每个月都亏本,其他股东纷纷撤资离去,他也想关门大吉。但在镇长书记的开导下,他认识到关厂是懦夫的行为。最后,他下定决心,自己改行做工厂。他不但接手了濒临倒闭的工厂,而且把计划投入房地产的资金投到了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