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有哪些信誉好的足球投注网站(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庆祝《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暨人大法学院宣传工作座谈会成功举办
《人大法学》报社成立于2005年6月1日,迄今已走过十度春秋,出版了164期报纸。在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人大法学》报纸已经成为人大法学院对外宣传、联络校友、传递信息的重要渠道和桥梁,为学院宣传工作做出了重要贡献,也获得了学院、学校乃至社会各界的好评。在报社的历届骨干成员中,有的成为了法官、检察官,有的任职外企,有的走进了律所,有的与媒体结缘。但是他们都有一段共同的经历,在《人大法学》相伴奋斗的经历,这经历镌刻进了血液,将他们与《人大法学》报社、与法学院、与母校紧紧联系在一起。
下午2点半,学院党委副书记阎老师宣布活动开始,并介绍到场的领导、老师与校友代表。她首先代表学院欢迎各位校友返校参加活动,充分肯定了《人大法学》报纸十年的成就,以及各位返校校友在各自工作岗位上取得的突出成绩,并邀请校友参加今年学院65周年院庆系列活动。
随后,与会人员共同观看《人大法学》报社为本次创刊十周年精心制作的纪念视频。在视频中,《人大法学》报纸走过的十年历程,历届编辑队伍中大家熟悉的面孔,编辑同学们挑灯夜战的编前会,报社同学亲如一家的友情,都让大家无比感慨和动容。
观看视频后,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林嘉教授致辞发言。她首先对各位校友在百忙之中回到母校参加活动表示感谢和欢迎。她首先对《人大法学》报社取得的成绩作出肯定:《人大法学》创刊十年,尽管对于一份报纸来说十年不算长,但作为一个学院的院报坚持十年难能可贵。对于《人大法学》报社能够取得目前的成绩,林嘉老师总结了以下原因:第一,学院的事业的发展为报纸的编辑和发行提供了源泉和动力,法学院的发展为《人大法学》报纸承载的丰富的学术、交流、教学活动提供了支撑和素材。第二,《人大法学》报纸能够顺利发展离不开优秀的编辑队伍。编辑同学们高度的责任心与专业精神,使《人大法学》报纸都能按期出版,完成每个学期的出版任务。第三,《人大法学》报纸的发展获得了学校宣传部门、学院领导、社会各界校友的支持。学院领导对于《人大法学》报纸的物质、人员要求都尽可能的支持,学院老师们对于报社同学稿件创作给予了支持与指导,校友们也经常通过信件、邮件对报纸给予关心。林嘉老师指出,尽管十年以来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然而《人大法学》仍然存在不足,她鼓励大家畅所欲言,对报纸专业性、可读性、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提出建议。最后,林嘉老师邀请校友参加学院今年65周年院庆举办的一系列校友活动与学术活动,并对校友回到母校参加会议再次表示感谢。
接着,校报主编降瑞峰老师致辞。他首先对返校校友表示欢迎,对《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表示祝贺。他对报纸十年历程中取得的成绩作出充分肯定,认为《人大法学》是全国法学院院报里的佼佼者。第一,人大报纸每一期都会按期出版,这一点对于一份学院院报来讲难能可贵。第二,《人大法学》是一份综合性很强的报纸,包含了法学院要闻、法学界重大事件、学子风采等精彩内容。在十年里,《人大法学》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也记录了学生的成长。报社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学生,这些学生很多由于在人大法学的经历而选择了走上文字工作的道路。同时,《人大法学》作为一扇窗口,展示了人大法学院的形象。
我院党委副书记阎老师随后向参会的领导、老师和校友介绍了法学院宣传工作必威体育精装版的工作动态与进展。2013年9月,我院建立新闻中心,下设法学院中文网站、法学院英文网站、《人大法学》报社、院学生记者团、新媒体部(运营法学院官方微信公众平台、法学院APP、法学院校友微信公众平台)等部门。2014年10月,法学院新闻中心设立为我院法学-新闻学实验班校内实践教学基地。同时,我院注重法学楼宇内部的文化建设,通过设置专题图片展、常设图片展,悬挂与法学专业、学院师生有关的照片、字画,提升法学楼宇内部的文化氛围,增强师生校友的归属感。我院还通过定期开放学院陈列室展出学院成果与文化。
我院党委办公室主任、新闻中心指导老师孟晗作了《人大法学》创刊十周年工作报告。《人大法学》每月1日和16日出版,十年来共出版了164期报纸,文字总量近400万。报社现有采、编、排人员近20名,拥有基本的硬件设施和良好的工作环境,为报纸的编排和发行工作提供了有力保障。孟老师随后详细介绍了每个版面的具体内容和发展,与《人大法学》报社的未来发展规划。
座谈环节里,与会校友依次发言。谈及他们曾经奋斗过的报社,每个人脸上都流露出对往事的回忆和对报社的依恋归属。目前在北京市委组织部工作、报社的第一任主编刘凤岭校友怀着喜悦的心情与在座的领导、老师和师弟师妹们回忆起当初在报社的点滴。从报名的题写到第一支编辑团队的建设,都折射出《人大法学》报纸十年未变的专业精神。刘凤岭校友建议,《人大法学
文档评论(0)